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重視中年人的中風風險。昨天,市立醫院東院神經內一科主任邢成名接受記者采訪時就如何預防腦卒中支招。邢成名說,腦卒中發病率和致殘率較高,提醒市民保持健康飲食,及早發現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腦卒中呈現“年輕化”
43歲的劉先生患有高血壓6年了,因為是公司高管,他平時很忙,用藥不規律、工作比較緊張等因素導致他的血壓一直控制不好,時常出現頭暈的癥狀。前不久,劉先生半夜醒來,突然不能說話,而且右側肢體不能動了,幸虧家人及時發現,把他送到市立醫院東院搶救,這才保住了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劉先生已經能夠說話了,但是肢體活動不是很靈活,還在康復中。”市立醫院東院神經內一科主任邢成名說,高血壓、糖尿病等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市民一定要引起注意,千萬別把高血壓不當回事,否則容易釀成大禍。
邢成名介紹說,腦卒中的主要患者群是中老年人,臨床資料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腦卒中首次發病者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這并不能說明年輕人就可高枕無憂?,F在,腦卒中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患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除了高血壓、酗酒、吸煙、夜生活過度、高脂肪飲食外,還有代謝異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血液病、心臟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因素。因此,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篩查致病因素并給予相應的治療乃是青年人遠離腦卒中的關鍵。
腦卒中致殘率高
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F幸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因中風病死亡120萬人,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腦中風給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威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家庭及社會負擔沉重,因此,充分認識腦中風的嚴重性,提高腦中風的治療與預防水平、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是當務之急。
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血壓升高有關,而在導致勞動力喪失的原因中高血壓占6%。全國由于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直接醫療費用每年至少達366億元。及時準確了解高血壓的流行狀況,對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意義重大。由于青島市民特殊的飲食習慣,導致冠心病患者多,影響市民健康。
平時多吃水果和蔬菜
專家對此表示,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一問題的最主要、最基礎的原因。由于市民生活方式上存有許多誤區,如膳食、運動、嗜好等方面,這也是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共同具有的危險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都可以誘發腦卒中,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又統稱為生活行為方式病。它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健康影響重大。同時,因為它的普遍性和習以為常,許多人并不覺得生活行為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有多重要。所以,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隱形殺手”。另外,某些常見的器質性病變如心臟卵圓孔未閉、房顫,也可以引發腦卒中。
平時吃水果和蔬菜較多的人患腦卒中的機會相對較少。每天增加進食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使腦卒中的危險降低?!吨袊X卒中防治指南》建議: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少于6克),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類,適量進食牛奶、魚、豆類、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攝入和需要達到平衡。改變不合理的膳食習慣,通過吃谷類和魚類 (含不飽和脂肪酸)、蔬菜、豆類和堅果可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民生問答
“世界卒中日”的由來
“世界卒中日”是怎么由來的?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5屆世界卒中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經病學專家代表發表一份宣言,呼吁設立“世界卒中日”。這份宣言將提交世界衛生組織。宣言指出,卒中已成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腦卒中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是指有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教你一招
研究發現腦卒中常見預兆依次為:(1)頭暈,特別是突然感到眩暈。(2)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3)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4)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5)與平時不同的頭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暈倒。(7)短暫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8)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9)惡心嘔吐或血壓波動。(10)整天昏昏欲睡,處于嗜睡狀態。(11)一側或某一側肢體不自主地抽動。(12)雙眼突感一時看不清眼前出現的事物。 記者 王磊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