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離我們有多遠?11月16日凌晨,當舍友都還在睡夢中時,福建醫科大學一名大三女生突然尖叫身亡。對于死亡原因尚不清楚,大家均感蹊蹺意外。據了解,這名女生并沒有先天性心臟病,為何會猝死?引發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非人為因素所致的、在1小時內突然的自然死亡。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見。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數據顯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的80%以上,我國發生心臟性猝死的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1.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發生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兩類人身上,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是長期壓力大、過度勞累、吸煙喝酒的職場人士。因此,和渝斌建議,心血管患者應定期檢查,避免反復感冒,心肌炎、風心病、心力衰竭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要當心猝死的“魔鬼時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對4000名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調查發現,每天上午6—9時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因此,有疾病史的人醒后別起床太猛,先躺一會兒。最重要的是,要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多纖維、高蛋白”為原則,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不要過度勞累,運動要因人而異,避免不當的劇烈運動,心腦血管患者以慢跑、騎車、游泳、步行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宜。
患者發病前,身體都會發出細微信號,比如心悸、胸悶、頭痛、眩暈、嘔吐等,最典型癥狀是胸痛,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胃疼、背疼,牙痛等。如果你的身體感覺異樣,尤其是代謝綜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
2.引發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過度勞累
經常熬夜會使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于功能失調的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抽煙喝酒
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史扣動心臟病發作的扳機,長期飲酒還可導致心臟衰竭等疾病。
壓力大
焦慮、高壓、驚恐、抑郁等情緒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還會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甚至誘發猝死。
肥胖
心血管病最愛胖子。肥胖人群幾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都占全了,而且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時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三高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都會損傷血管內皮,使血液變稠,形成粥樣硬化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形成血栓碎塊堵塞血管,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打呼嚕
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一個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暫停”時間一次超過120秒,很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
3.如何預防心臟性猝死
針對以上引發因素,高恒波給出了預防心臟性猝死的綜合處方——
有病及時就醫。心臟性猝死,是由各種心臟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癥狀開始1小時內驟然意識喪失為前驅的自然死亡。其預防要對那些潛在性的慢性病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正規的治療,做到自已的健康狀況心中有數。
堅持每天適量運動。這樣能提高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推遲神經細胞的衰老。
及時疏解心理壓力,盡力保持心情舒暢。煩悶、焦慮、憂傷等不良情緒是產生疲勞的內在因素,因此必須學會調節生活,多與人溝通交流,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發現自己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要及時調整,當個人承受的壓力太大時,互相傾訴能減輕壓力;同時,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客觀地認識自己,制訂切合實際的工作目標,防止壓力太大。
適度休息。疲勞是一種信號,它提醒機體已經超負荷了,應停止工作。
定期體檢。應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體狀況,一年或半年時間內進行一次體檢。如果有心腦血管、腫瘤等慢性疾病的家族遺傳史,除常規體檢外,還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體檢項目。此外,已經患有慢性疾病的中年人應該制訂一個適度的工作、生活時間表,切不可長時間地透支體力。通過體檢,及時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健康問題。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