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 人民幣或貶值

    2014-11-09 09:34:52
    來源: 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千竹

    上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加大超級貨幣寬松力度,年度基礎貨幣目標規模增加10萬億日元,將ETF和REIT的年度購買規模增加兩倍,將日本政府債券的購買規模增加30萬億日元,讓所持日本國債平均期限由七年延長至十年。

    英國獨立經濟學家George Magnus預計,日本央行“孤注一擲”大寬松將對整個亞洲、特別是中國和人民幣產生深遠影響,人民幣升值的漫漫征途可能已到盡頭,應為人民幣匯率止漲回跌做準備。日本央行的決策將直接導致日元貶值,可能最終改變人民幣的走勢。

    Magnus認為,此輪日元大貶值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不同,不會那樣觸發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競相貶值。去年年初以來,日元貶值50%,此后又回調15%,至少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亞洲主要貨幣的貿易加權匯率還很穩定。

    只要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這類國家地區并未追隨日本腳步壓低各自本幣匯率,中國內地幾乎毫無理由采取讓人民幣貶值的行動。但如果日元持續貶值,其他亞洲地區可能無法等閑視之,至少他們很可能壓低本幣對美元的匯率。

    而且,從中國自身角度看,由于國內房產投資下滑、GDP增速逐步走低,允許人民幣適當貶值不失為一種貨幣寬松的方式。雖然中國央行不希望全面放開貨幣寬松,以免助長信貸泡沫,但近幾個月中國央行也在設法定向寬松,現在已經放開了多個城市的限購政策,并鼓勵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貸款。

    Magnus指出,問題是,中國不希望全面降息,因為那樣會發出讓人誤解的再度貨幣寬松信號,中國只希望將愿意投往房地產開發商、國有大企業的貸款引向中小企業。但這需要更復雜的政策行動,比如要改革銀行的信貸審批和擔保流程、允許中小企業從正式的銀行渠道獲得融資,不必求助影子銀行。

    可金融改革眼下還是艱巨任務。Magus認為,金融改革可能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面臨極大風險,那是政府可能不愿現在承擔的。因此,中國可能采取更傳統的方式——降息及引導人民幣貶值。不過這類方式的效力比金融改革低得多。

    Magnus預計,無論如何,伴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人民幣可能會走上貶值的道路,回歸“公允價值”。日本央行點燃了明年亞洲及其他地區新一輪貨幣戰爭的導火索。和1997年金融危機時期不同,當時中國還置身事外,這次可能會成為貨幣戰爭的風暴中心。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