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1到8年級普及海洋教育 已評62所特色學校

    2014-10-31 10:43:42
    作者:文/圖 記者 郭玉華
    責任編輯:千竹
    1024×682

    同安路小學的學生正在學校建立的海洋展館中看標本。

    10月30日記者走訪獲悉,本市1~8年級義務教育已經全面普及海洋教育,海洋特色學校也已經評選了62所。各中小學都在海洋教育方面下功夫,比如有的學校建立了海洋特色展館、邀請院士來做講座,有的建立了專門實驗室,高中生們做的海洋課題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到了國家專業期刊上。為了支持海洋特色教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中高端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等4個涉海重點學科方向共獲得2000萬元的市財政經費支持。

    免費提供海洋教育教材

    據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民書介紹,本市制定下發《關于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的通知》,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1~8年級全面開設藍色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兩周1課時,每學年18課時,成為全國首個在義務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開發編制完成全國首套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教材《藍色的家園--海洋教育篇》,由青島市政府統一采購,免費發放給學生使用。”

    指導各學校加強學科教學中海洋知識整合滲透,開發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國防、海洋環保、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學校課程。每年財政投入800萬元,用于為1~8年級學生免費提供海洋教育教材。2014和2015年,每年繼續投入600萬元,用于支持海洋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定期舉辦海洋教育教學研討會、海洋教育教師骨干培訓班,提升教師開展海洋教育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據介紹,為創建海洋教育特色學校,2011年確定了10所海洋教育實驗學校,探索開展海洋特色學校建設。2013年開展了海洋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鼓勵各學校構建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和海洋文化氛圍建設,打造學校海洋特色,總結提升各海洋教育特色學校的經驗和成果。“現已評選海洋教育特色學校62所,2015年達到100所海洋教育特色學校。”周民書說。

    這也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介紹,為加強普通高中與高校聯合育人,市教育局聯合中國海洋大學,在青島39中合作創辦全國第一個海洋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班。嶗山二中、開發區一中、致遠中學等高中與山東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合作開辦海洋班、能源班、科技班等,推進海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建立海洋教育高中學校聯盟,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組建專家團隊,采取定期交流、課題協作、集體攻關等方式,發揮普通高中學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引領作用。

    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開始,每年舉辦全國中小學海洋教育論壇,全國500余所學校參加了會議,圍繞海洋教育課程實施 、實踐活動和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交流。

    增強港口物流等專業

    周民書介紹,2012年2月份島城出臺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籌建青島藍色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加強港口物流、現代漁業、臨海工業、濱海旅游、海洋生物、現代裝備制造等專業建設。“到2015年,服務藍色經濟的職業院校在校生人數增長30%。建設30個職業院校開放式實訓基地和50個校外實習基地,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海洋職業技術教育基地。”近年來,本市將在北部高端產業集聚區建設職教園區,大力發展與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為藍色經濟 、青島支柱性產業和大型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

    投資1.6億元推進海洋類高校建設,支持中國海洋大學“四方”三期共建;積極推動地處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將在青島校區設置五個學科板塊,包括六個學院和八個研究機構。五個學科板塊分別是生命學科、信息學科、環境學科、海洋學科和社會科學等學科板塊;六個學院分別是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八個研究機構包括: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研究院、光學高等研究中心、藍色經濟區發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學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這些學院和科研機構將從2016年開始整建制遷到青島校區發展。

    此外,山大還將依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利用青島地緣優勢,組建若干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將于2016年開始招生,創新高校合作共建機制,啟動實施在青本科高校重點學科市校共建工程,其中高端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濱海山地及海洋工程結構設計理論與施工技術、水環境污染控制與安全優化技術、軟件工程與物聯網軟件技術等4個涉海重點學科方向共獲得2000萬元的市財政經費支持,為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了技術和人才支持。

    探訪

    小學建展館市民免費來

    30日上午記者在同安路小學看到,他們原先的5個海洋特色展館布置得很精美,學生們正在看海洋展館中孔蟲的相關介紹。“現在我們有兩個館正在建設,包括兩極館和海權館。”該學校的紀校長說,他們學校從2002年就開建了海洋相關的展館,2012年擴展到了5個,今年的這兩個館也將在月內建成。“比如兩極館中我們有取自地下3000米深的北極水,還有地衣。都是很珍貴的標本。”據介紹,學校的展館、海洋實驗室等,除了給學生們普及海洋知識外,每個學期都定期向周圍的社區免費開放,每次來參觀的人數都在500人左右。

    高中生在國家級專業期刊發表論文

    10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39中,幾位學生正在水池中做他們的水力發電系統,該學校今年投入200萬元增加了海洋化學實驗室和海洋地質研究室,與原先的海洋生物實驗室有機結合了起來。

    “‘課題研究’對大多數中學生來講是個神秘的領域,但在我校海洋班卻是一種學習常態。”學校學生課題負責人白曉歌博士說。據了解,海洋班的學生人人有研究課題,他們的成果得到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專家教授的高度評價,認為有些小組的課題研究水平,超過了碩士研究生水平。“其中關于微生物降解石油以及小型海洋生態系統的2篇論文,已經發表到了國家級專業期刊上,這是很了不起的。”白曉歌說。文/圖 記者 郭玉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