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幼兒園再增300所 學前三年入園率要達99%

    2014-11-16 08:25:42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尺素
    據新華社消息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15日對外發布 《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到2016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左右的目標,要求城鎮和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其他農村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有較大增長。

    全國幼兒園達19萬所

    據了解,2011年至2013年,我國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3年底,我國幼兒園總數已達19.86萬所,在園幼兒3895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67.5%,三年提高10.9個百分點。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表示,從具有現實可行性的角度來說,把目標確定為75%,年均增速在2.5個百分點左右,相當于近三年年均增速70%。保持現有的財政投入和工作力度不減,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二期行動計劃提出,新增資源要重點向貧困地區和困難群體傾斜。到2016年,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充分考慮城鎮化發展、老城區改造和人口流動的實際,重點解決好城鎮及城鄉接合部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努力增加殘疾適齡兒童的入園機會。

    二期行動計劃期間,要初步建成以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各地將以區縣為單位制訂幼兒園總體布局規劃,合理確定公辦園的布局,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加大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落實用地、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辦園;各地2015年底前出臺認定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實施辦法。

    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地方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除繼續鼓勵地方完善幼兒資助制度、實施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外,將原來的校舍改建類和綜合獎補類項目整合為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獎補項目,支持地方改擴建和新建公辦幼兒園、利用社會力量舉辦普惠性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并向中西部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引導和激勵地方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據新華社

    青島再增300所幼兒園

    青島市教育局公布的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是從2014年至2016年底,青島將優化城鄉學前教育設施布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0所;學前三年幼兒園入園率要達到99%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數達到幼兒園總數的80%以上。

    記者了解到,青島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時間為2011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完成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72所,122所鎮(街道)中心幼兒園通過省級認定,全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比例達到72.2%,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7.5%,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全部完成。

    2014年6月9日,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

    近3年青島市本級財政投入學前教育3億元,帶動區市各級財政投入16.9億元。從2014年起,繼續加大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達到85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達到2400元/年以上,學前教育生均資助標準達到1800元/年以上,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學前殘疾幼兒、孤兒免除保教費,在民辦幼兒園就讀的按照不低于同類公辦幼兒園保教費的標準予以補助。

    2014年起,通過實施第二輪三年全員培訓、幼兒教師學歷提升和名師名園長培訓計劃,每年免費為農村地區定向培養200名??埔陨蠈哟斡變航處?。落實幼兒園師資配備標準,到2015年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公辦幼兒教師比例達到50%以上,每所農村幼兒園和幼兒班至少有1名公辦幼兒教師。 記者 趙黎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15日對外公布 《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能否有效防止幼兒園“小學化”?能否促進各方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幼兒園安全?能否激活市場,增加學前教育供給,緩解入園難?15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和相關專家。

    學前教育待破三難題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

    2011年以來,全國在園幼兒3年增加918萬人,比過去10年增量的總和還多,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 67.5%,3年提高 10.9個百分點,“入園難”的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但整體上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二期行動計劃的主要措施包括: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絡、加強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構建保教質量評估體系以及防止和糾正幼兒園 “小學化”。這位負責人表示。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幼兒園師資的作用至關重要。二期行動計劃提出,借助優質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教研交流和互助提高,解決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同時,研究制定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以質量評估為手段,建立科學導向,著重加強對師資配備、教育過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關鍵因素的評估。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嚴禁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確保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

    健全幼兒園監管體系

    近年來幼兒園安全、衛生事故時有發生。上述這些“傷童”事件,拷問著當下幼兒園監管水平。二期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學前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健全幼兒園監管體系。

    二期行動計劃明確,地方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履行好監管的主體責任,建立監管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有關部門履職盡責情況的督查考核。這將更明確地確立責任主體,讓監管不缺位,讓守護不放松。

    二期行動計劃指出,要建立滿足不同層次和需求的培訓體系,2015年底前完成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全員專業培訓。鼓勵地方通過免費師范生、幼教特崗計劃等方式,為農村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

    力爭緩解入園難題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建設一批城鄉公辦園。 ”二期行動計劃提出的任務為下一步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公辦幼兒園布局問題上,二期行動計劃給出了方案,在資源短缺的地區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特別要加大農村公辦園建設力度。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增強各類公辦性質幼兒園的服務能力。

    此外,要求各省(區、市)出臺小區配套園建設和管理的實施辦法,對小區配套園規劃、建設、移交、舉辦以及回收、補建等作出具體規定,確保提供普惠性服務。 2015年底前,城鎮小區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補足配齊幼兒園。這將為城鎮小區適齡幼兒就近入園解憂。

    要想有效緩解入園難,還要大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二期行動計劃提出將繼續落實用地、稅費等優惠政策,在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辦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扶持力度。 據新華社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