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老師讓課堂轉起來 新花樣受小學生歡迎

    2014-11-18 10:46:28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千竹
    “課文中錢學森的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不同于以往的課堂,老師提問后,學生們并沒有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而是緊盯著課堂前方的大型顯示屏:上面顯示出全班孩子前一天通過班級博客完成的預習作業,答案一目了然。這是青島新昌路小學語文老師王陽上的一堂“翻轉課”。連日來,在新昌路小學舉辦的教學節上,充滿個性的“翻轉課堂”“微課”等當下最流行的教學方式,緊緊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教學節在我們學校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對于老師們來說每屆都是一場教與學的頭腦風暴。 ”新昌路小學校長劉曉娟告訴記者,今年教學節開展 “一人一堂課”活動,每位老師上一節校內“互動”公開課。每一堂課,學校都邀請教育專家聽課、評課,共同發掘“好課的秘密”。“課堂效率高不高,孩子們對課堂感不感興趣、知識掌握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信息處理水平。如果老師對孩子們提交的信息把握準確,那么他駕馭起課堂來就會游刃有余,反之則會落入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傳統模式! ”劉曉娟說,課堂好不好,關鍵要看學生們的思維活躍指數高不高,看孩子們的興趣和情感調動起來了沒有。

    王陽老師的語文課巧妙地使用了班級博客這一平臺。前一天,通過博客平臺發布預習作業,課前,王老師針對平臺信息進行了精心地備課,孩子們對哪個知識點興趣最濃,哪個知識點孩子們掌握起來有難度,王老師胸有成竹;課堂上,對于孩子們會的知識一測而過,掌握起來有難度的則變著花樣吸引孩子的目光,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攻克了難關。記者了解到,隨著課堂教學形式的變換,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開始走上講臺,客串起了“小老師”。

    除了 “翻轉課堂”,“數字課堂”也逐漸走進新昌路小學,“二維碼”教學也在一些課堂上探索應用。 “別說孩子們感興趣了,現場的教育專家都感到很新鮮。 ”前來參加教學節的專家聽課后,對新昌路小學不斷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最近幾年來,在“小班化”課堂教學研究走在全省前列的新昌路小學一直致力于打造“致教育”品牌,并以“生態課堂研究”作為課題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據介紹,新昌路小學課堂的典型特征是更加注重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更加注重課前學生的準備與課后對課堂內容的延伸性學習,從而在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和課堂效率的提升中讓孩子學會學習。

    記者 孟曉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