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發布了一系列高考改革的配套文件,昨天,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副司長申繼亮通過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與網友交流時透露,高考統考三科、學業水平選三科共六科分值相同,不同學科成績將來可以轉換,具體的轉換方式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門確認。
學業考科目成績可轉換
有網友問,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全科覆蓋,請問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鄭富芝解釋說,全科覆蓋主要為防止學生嚴重偏科。為盡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除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3科以等級呈現成績外,其他科目只考必修內容,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教學要求,成績合格即可。每門課程學完即考,分散備考時間和門數,減輕集中備考壓力。
據介紹,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科,必修和選修學完參加考試。其他科目學完必修即可考試。根據國家課程方案要求,體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在高三仍需繼續學習,才能完成規定學分。
對于入選的三科該如何選擇,鄭富芝表示,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計入考生總成績的3個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可以文理混搭。鄭富芝透露,計入高考總成績的統考的三科和學業水平三科,這六科的分值比重是一樣的,由各省級專業命題機構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統一組織命題。
因為學業水平三科是考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及高校專業招生要求選擇,每個學生選考科目不一樣,如何保證學生成績之間的可比性。申繼亮表示,每個學生選考科目不一樣,不同學科考試的難易程度不同,成績不能直接比較和簡單加總,必須轉換。目前有多種轉換方式,具體辦法由試點省份研究確定。
有考生問,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科目該如何選擇,鄭富芝回答說,高校要在學生選擇科目前,公布有關具體要求,給學生留出充足時間;學生學完必修內容,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后再確定;各省要提前公布學業水平考試的開考科目、考試時間等。
綜合評價農村學生不吃虧
對于同樣影響考生高考錄取的綜合素質評價,鄭富芝解釋說,綜合素質材料是對學生成長過程中活動的寫實記錄。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要公示審核,確保真實可信。高校使用時,要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辦法,組織教師進行集體評議,作出客觀評價,確保評價公平公正。根據要求各高中學校要對學生的寫實記錄及時公示,教師要簽字確認,學校要審核把關。要建立檔案抽查制度,誠信責任追究制度等。要以省為單位建立電子化管理平臺,便于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監督。
據介紹,綜合素質評價涉及到高中和高校兩個方面,用于學生教育時,由高中學校結合日常教學進行,常態化實施。用于招生使用時,由高等學校進行評價,高中學校不參與。
有網友擔心,農村和城市的軟硬件條件差異很大,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時,各地的差異性是如何考慮的,農村孩子會不會吃虧?鄭富芝解釋說,農村和城市教育資源確有差異,但各有特點和優勢,必須堅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反映綜合素質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只要能反映素質發展情況即可。 (記者 臧旭平)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