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專家:王昕,中國國際瑜伽大會特邀瑜伽導師,參與雅培親體瑜伽研發,中國親子瑜珈、兒童瑜珈推廣培訓第一人,國內首創水中孕婦瑜珈。
孕動篇:能幫準媽媽緩解孕期不適
王昕告訴記者,親子瑜伽可從孕期開始做。“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做親子瑜伽,每天和肚子里的寶寶一起深呼吸,不僅放松心情,還能增強體內氧含量,給寶寶提供更優質的生長環境。同時,媽媽通過肢體的伸展和深長緩慢的呼吸可與腹中的孩子建立很好的連結,這也是最初胎教的一種形式,為寶寶出生后良好的親子關系打下基礎。”她說,“這套動作還可以幫助各位‘準媽媽’緩解很多孕期不適癥狀,比如坐骨神經痛、恥骨酸痛、小腿抽筋等,最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準媽媽積累肌肉力量,為分娩做好準備。”
溫馨提示:孕婦做親子瑜伽是好,但不是所有的孕婦都合適。“只適合孕14周以后到36周胎寶寶入盆之前的孕媽媽練習。練習前還要先爭取大夫的同意。”她提醒道。
嬰悅篇:促進體型恢復
“做親子瑜伽第二個比較合適的時間段是嬰兒 6到18個月期間。”王昕說。她表示,在這一階段,很多媽媽們重新回到職場,沒辦法做到每時每刻地陪伴和滋養寶寶,很多媽媽都感覺愧疚,而特意為這個階段的媽媽和寶寶們設計的親子瑜伽,則可以在十分鐘之內幫助媽媽寶寶之間的親密關系得到質與量的提升。而且動作具有非常好的互動性,堅持長期練習,有助于激發嬰兒的潛能,提升他的肢體協調性、睡眠質量和免疫力。經過肌膚的接觸能給孩子增加安全感,讓你們之間變得更親密!另外,對于母親,通過這套瑜伽動作,則可以促進母親體型的恢復,調整產后情緒。
溫馨提示:王昕提示,練習要在寶寶喂奶后一個小時,或下次喂奶(飯前)一個小時進行 ,環境可以在家里,可以在安靜的戶外。
幼趣篇:加深對彼此的信任感
親子瑜伽較為合適的第三個時間段是寶寶18個月到36個月期間。“針對這段時間的寶寶和媽媽設計的親子瑜伽動作,可幫助寶寶身心的全面發育和成長。媽媽們下班回到家里后,都想立刻與寶寶親近,彌補親密時光 ,長期堅持練習這些趣味動作,可以幫助提升寶寶的注意力、想象力等。在媽媽和寶寶的互動中,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感,充分感受到彼此的愛!”她說。
溫馨提示:如果有時間由家長親自引導孩子,每天每次十分鐘的親子瑜伽,就可以讓家長與寶寶們在這種肢體直接接觸的陪伴中享受獨一無二的親密時光,因為它不僅可以全方位激發寶寶的潛在能力,還能培養家長和寶寶之間的感情與默契,讓你們之間變得更親密如一。
記者 文鴻飛
小小蝴蝶伸展式
步驟:寶寶坐在媽媽腿上面向媽媽或背對媽媽坐立,媽媽先穩定寶寶的上身 ,也可以抓自己的雙膝,保持后背伸展,上身慢慢往后移,雙腳回勾,隨著吸氣,慢慢把雙腳抬離地面,如果可以,呼氣時慢慢把雙腳蹬直。
小小戰士式
步驟:媽媽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同時后方的腳后跟抬起,雙手環抱寶寶腋下,呼氣時媽媽前腿彎曲,后腿伸展有力,隨吸氣,媽媽雙手把寶寶托起,注意不聳肩。
坐立側伸展式
步驟:保持背部伸展,雙手自然放在雙膝上 ,吸氣,左臂向上高舉過頭,注意不要聳肩。呼氣時,手臂上身慢慢倒向右側,眼睛看向左上方,注意不要壓迫到腹部,停留3~5個呼吸,慢慢起身 ,換反方向。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