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置房竣工回遷,滄安路鐵路橋洞擁堵嚴重,如何破解該“卡脖子路”的擁堵呢?昨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委獲悉,針對此問題,近期將振華路處設置平交路口連接滄海路與滄臺路,爭取今年開工,明年投入使用。此外經過溝通,鐵路部門已基本同意拆除原鐵路線。另外根據區域交通規劃,安置區方向共有3條規劃路可通至四流路。
鐵路北站安置房
規劃3條路通四流路
家住滄安路一小區的市民在日前舉行的“民生在線”訪談中問道:“隨著青島鐵路北站安置房竣工,拆遷居民回遷導致滄安路鐵路橋洞擁堵嚴重,此橋洞是進出小區及鐵路北站的必經之路,每天車流量巨大,此橋洞僅為兩車道,經常導致滄安路、四流中路交通癱瘓,滄臺路小區居民出行困難,如果將已廢棄的鐵路線和鐵路橋洞一并拆除,將極大緩解擁堵。”
對此,市城鄉建設委總工程師劉玉勇下線后二次回復時說,經咨詢李滄區交通商務辦了解到,現安置區居民陸續回遷,滄安路橋洞子的交通壓力的確日漸加大。由于鐵路橋洞拆除屬鐵路部門管轄,市、區政府無權自行拆除。原滄口站及以北區域鐵路既有線暫不具備拆除條件,暫無法按原區域規劃進行道路建設。在市政府等部門協助下,經過與濟南鐵路局的積極溝通,目前鐵路部門基本同意拆除原鐵路線,并原則同意于振華路處設置平交路口連接滄海路與滄臺路,具體建設設計方案正由鐵路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平交路口工程爭取今年開工,明年投入使用,屆時可緩解四流路以西居民出行擁堵問題。
從區域規劃來看,根據李滄西部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安置區方向共有3條規劃路可通至四流路,滄安路將拆除橋洞順接至四流中路,沔陽路將拓寬為20米寬雙向4車道,現安順路至沔陽路及金水路段工程正加快進程,預計2015年上半年實現道路通車。
萍鄉路拓寬改造
暫不具備實施條件
“魯信含章小區周邊規劃道路何時修建?”對于網友的這一提問,市城鄉建設委總工程師劉玉勇回復,此為規劃3號線即勁松六路,因浮山后村不同意道路征地,致使配套道路無法實施。經與浮山后村委主要領導開會溝通,其不同意征地及道路施工的原因是北村改造時建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需待嶗山區政府研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后方可同意進場施工,為解決該問題,市城鄉建設委已會同嶗山區政府開會研究,確定由嶗山區政府落實浮山后村委提出的北村改造遺留問題,抓緊解決該問題。
還有市民問及勁松三路及株洲路的打通問題,劉玉勇表示,目前,勁松三路(長沙路以南部分、長沙路至勁松五路部分)已建成通車。株洲路未貫通工程共包括兩段:一是海爾路西側西韓村段,須結合嶗山區的村莊改造組織實施;二是勁松七路以西段,該段已完成項目設計方案編制工作,市國土部門正在組織辦理土地征用等工作,前期手續完成后,建設部門將抓緊組織建設。
對于萍鄉路的拓寬改造問題,劉玉勇介紹說,根據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萍鄉路為城市主干道,道路長度約為1.7公里?,F狀道路施劃為雙向兩車道,路邊側設置停車帶,交叉口區域渠化為三車道。因萍鄉路沿線分布有老四方居住區及物流、電力等企業,進行道路拓寬需大面積實施房屋搬遷,暫不具備實施條件。目前,市城鄉建設委會同轄區政府已著手組織前期工作研究,并將積極協調轄區政府和相關單位結合兩側地塊開發改造擇機實施。
杭鞍高架路
部分路段增設隔音屏
“杭鞍高架路人民路下橋口和橋上位置車流量很大,噪音也大,都不敢開窗通風,影響居民休息,能否把橋上和下橋口處安上隔音屏,降低噪音的影響?”
劉玉勇透露說,在高架路建設前期,設計單位根據環保部門批復的環評報告,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確定隔音屏設置區域,隨高架路建設一并設置,并在建成后交由設施管護部門進行日常維護。但隨著城市橋梁兩側開發建設項目建設力度的逐年加大,高架路兩側噪聲影響區域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市城鄉建設委今年上半年組織對膠寧高架路、杭鞍高架路進行了噪聲測評,2014年7月6日,根據測評結果編制的《市重點道路橋梁增設隔音屏設立方案》通過了專家評審,并于2014年8月18日獲得了市環保局的批復,計劃在膠寧高架路、杭鞍高架路部分噪音較大、建設過程中未設置隔音屏的路段增設部分隔音屏,以降低噪聲影響,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目前正在落實資金,待資金落實完善相關程序后將組織實施。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