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西海岸新區日前出臺十大領域改革方案,將在產業扶持政策、土地綜合管理、海洋經濟發展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干部人事制度、投資貿易便利化、文化體制、投融資體制和金融領域、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區屬國有企業改革等十大領域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此舉旨在突出市場化改革和政府效能革命兩大主攻方向,以改革促發展。
根據該方案,新區將制定產業發展十大政策實施細則,包括設立產業基金、投資貿易便利服務、項目用地熟化供給、提供基礎設施配套、支持產業項目融資、補助租購經營場所、扶持企業增資改造、實施人才特區政策、免費培訓企業用工、重獎科技成果轉化等。這些措施將變優惠政策扶持為市場化引導,統一產業門檻,實施陽光下運行,支持六大支柱產業、十大新興產業和六大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土地綜合管理改革方面,新區將開展土地綜合管理改革試點,探索建立更為科學規范的土地綜合管理體制,靈活采用多種供地方式,為新區開發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具體措施包括:探索工業用地先租后讓彈性出讓機制,先以項目建設周期實行租賃供地,達產驗收通過后按項目生命周期采取出讓方式供地;以功能區平臺公司為主體,在功能區先期開展土地預整理試點;向省政府申報開展建設用地審批改革試點,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爭取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試點,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管理制度等。
海洋經濟發展體制創新方面,加快推進國際海洋人才港、國際海洋信息港、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打造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的高端海洋要素支撐平臺,爭取年內實質性開展業務;推行海域使用權招拍掛制度,建立海域使用二級市場,開展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初始登記、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招標及拍賣試點;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定價、結算和運價指數中心,探索爭取發布中國干散貨 “董家口經濟區指數”等。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新區將以新一輪機構改革為契機,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服務型政府。具體措施包括:在取消社會投資類前置審批的基礎上,政府投資類項目實行工作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精簡工作環節,簡化辦事程序;加快綜合執法和市場監管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構建統一、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用改革的思路統攬招商引資工作,探索成立新區招商集團,建立政企互動機制,促進全民招商向“專業化招商、市場化運作、職能化服務”轉變等。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新區將加快職員化管理改革試點,在中德生態園開展以“全員競聘、能上能下、績效考核,編制控制、優者晉級、身份封存”為核心內容的職員化管理改革試點,逐步在其它功能區推開;在綜合執法領域,探索構建能出能進、能上能下的激勵機制,不拘一格選拔聘任人才,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搭建省直部門干部人才支持新區發展平臺,鼓勵駐區高校、科研院所與新區相關部門之間互相交流掛職,完善市級與新區干部雙向掛職交流機制等。
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方面,新區將以“三化一監管”為方向(即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包括: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建立完善 “五張清單”(負面清單、限批清單、權力清單、政策清單、責任清單)制度,設立商事、海事海商、知識產權等專業法庭,搭建貿易促進平臺,建設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建設市場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等。
投融資體制和金融領域改革方面,新區將致力于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轉變投融資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破解新區發展資金需求瓶頸。具體措施包括: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建立市場化運作產業引導基金、推進資產證券化、加快藍色金融創新等。
區屬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新區的總體思路是“三轉三化三分”。“三轉”即實現股權從單一向多元轉變、國有資產從分散向集中轉變、監管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三化”即存量資本化、增量市場化、資產證券化;“三分”即分類改革、分步推進、分層監管。通過改革國有企業監管機制,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推動各種社會資本揚長避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此外,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新區將推進廣播電視臺體制機制改革、加強互聯網建設和管理、開辟文化事業發展新途徑、建立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機制等;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改革方面,新區將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政府和部門監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隱患責任追究事前告知制度,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等。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王麗艷 通訊員 王文輝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