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周 偉
“現在家里一天24小時都有水,而且水喝起來比以前的要甜,咱們熬個稀飯、泡杯茶,感覺比以往都順口。”即墨市普東中心社區任家屯村50歲的村民楊華邊洗菜邊笑著跟記者說。
任家屯離即墨市區較遠,城市自來水管網沒有觸及到此,此前村子只能自己解決吃水問題。“以前村民吃水可沒有現在這么方便,村里自己打了口井,安了管網,通了‘半專業化’的自來水,但一天只能斷斷續續供兩個小時,水質也差,成本也高。”村里的水管員梁永順說道,“現在,咱村用市里的撥款改造了供水管網,全村432戶村民和周邊村莊一起用上了普東水廠這個規?;┧畯S的水,不僅供水及時,而且水質也提高了。”
這是今年我市加快農村規?;┧こ探ㄔO保障群眾吃水安全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把農村規?;┧こ探ㄔO列入 “市辦實事”之一,共投資5.34億元,實施23處農村規模化供水項目,新建、改建、擴建水廠10處,完成712個村莊涉及52萬人口的農村規?;┧こ探ㄔO任務,農村規?;┧丝诟采w率從年初的74%提高到現在的85%。目前,規模化供水工程正按計劃全面推進,年底前可全部完工。
規?;┧€定可靠
根據地域特點,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目前主要采取三種模式運行:一是城區管網延伸供水模式,擴大城區供水工程規模和供水能力,向農村延伸供水管網;二是集鎮聯村供水模式,即以國家和集體投資為主新建獨立供水公司,覆蓋周邊鄉鎮,成立自來水公司負責管理;三是村級獨立分散型供水模式,距離城鎮相對偏遠、人口較為零散的山區農村,建立獨立飲水工程,組建農民供水協會或實行專職管理人員管理。其中,前兩種即為規?;┧J健?/p>
今年我市實施的23處規?;┧こ讨?,新(擴)建水廠10處,另有8處城區管網延伸供水工程、5處集鎮聯村供水廠管網延伸工程。
據市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規?;┧畠炏壤盟亢退|可靠的水源,建立集約化、規?;洜I的供水工程體系,凡是新建、改建、擴建的水廠,供水規模全部為“千噸萬人”(日供水1000噸或服務人口10000人)以上,出廠水質均滿足國家飲用水指標要求,供水量、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
規?;┧淖兞诉^去以村莊為管理單位、只管水費收取、不管工程運行維護的管理模式,組建了專業供水管理組織,實行公司化管理。納入城鎮供水管網的,由當地政府組建城區自來水公司;未納入城鎮供水管網的,由鄉鎮政府組建供水管理單位。各供水單位建章立制,明確責任,專人負責維修養護供水設備,定期進行管線巡視,實行有償供水、全部一戶一表、計量收費。
同時,各區市全部設立了“116”水利服務熱線,農村供水出現水量不足、臨時斷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可隨時撥打服務熱線,及時得到維修。部分水廠配套建設了自動化控制、遠距離數據采集等監控監測設備,實現了對水廠供水水源、井群、管網等環節的遠程管理、實時控制和動態追蹤。
從“有水吃”到“吃好水”
在膠州已建成的3個規?;┧畯S,記者看到,每個供水廠的凈化和供水設施都是標準化配置,操控室里閃動的各種儀表顯示著,正有汩汩“清泉”經過技術處理后流入千萬個農家。膠州市水利局副局長孫述祥說:“以前的工作都是為了讓農民‘有水吃’,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則是為了讓農民吃上干凈、衛生的‘好水’,這是農村飲水的一個飛躍。”
記者在位于吉利河畔的黃島區大場鎮自來水廠采訪時了解到,過去大場鎮87個村中只有26個村通上自來水,其余的村主要靠水塔、水泵和壓井供水,這些水沒有經過化驗,有的含氟高,對牙齒不好,通上自來水的村還經常停水。“為解決全鎮的飲水問題,今年黃島區在大場鎮駐地新建了規模化供水工程,工程竣工后供水能力達到每天8000立方,可保障全鎮87個行政村的生活用水供應。”大場鎮自來水廠項目技術負責人郭常生介紹道。
據市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我市建設的規?;┧こ?,全部建立了水質化驗室,配備了常規水質檢測設備(檢測項目包括色度、濁度、嗅和味、PH值、余氯等),組建了基層水廠的水質檢測專業隊伍,并與區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和衛生部門一起,構建了從原水水質到末梢水水質檢測的一整套科學、嚴密、完整的水質監測和管理系統。出廠水各項指標不僅全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部分指標還遠遠優于標準要求。同時,相關區、市還出臺了水源保護制度,在水源保護區設置了顯著的標志,公布了舉報電話,并聯合環保部門定期對水源保護區進行巡查和水質監測。
當然,關于飲水安全,農民大概很少能知曉這些具體的檢測標準,但他們親身感受到了農村規?;┧こ處淼淖兓?/p>
膠州市膠東鎮勝利村村民趙芳擰開廚房的水龍頭,邊洗菜邊跟記者說:“以前吃水靠打井,怕臟東西掉到井里,還給井口加個蓋子,即使這樣,井水也不如自來水干凈衛生。自從村里通上自來水,做飯、洗衣方便多了,水質也好了,這井也閑起來了。”
無規模也要通安全水
記者了解到,在大力實施規?;┧耐瑫r,政府也沒有忘記那些無法通過規?;┧鉀Q吃水難的村莊。對于那些距離城鎮相對偏遠、人口較為零散的山區農村,我市通過采取村級獨立分散型供水模式,建立獨立飲水工程,讓百姓喝上干凈的水。
“俺們現在全天都能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了……”膠州市膠萊鎮曹戈莊村48歲的村民高思敏高興地跟記者說。
曹戈莊作為膠州市的偏遠村莊,是城市自來水管網觸及不到的地方,吃水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村民。“以前村里有個機井,靠水泵抽,兩三天斷斷續續供一次水,而且水質一般,村民都出去買水喝?,F在好了,市里撥款單村供水,建了專門的儲水井,安裝了自來水管道,全天24小時供水,而且還添了水質凈化設備,村民吃水既方便又安全。”曹戈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好告訴記者。
明年95%“規?;?rdquo;
據了解,我市實施的農村規?;┧こ蹋粌H解決了農村供水安全問題,而且對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市水利局等相關部門根據作物種植需求及實際情況,主要以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微噴灌溉、滴灌為主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從2012年到2014年三年時間,部分區、市建成“旱能澆、澇能排”的農田灌溉網,可擴大經濟作物尤其是高產優質農產品的產出,優化種植業結構。
2015年是青島市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的最后一年。記者了解到,我市預計總投資9億元,實施農村規?;┧こ?7處,覆蓋851個村莊,涉及62.4萬農村居民。工程完成后,全市農村規?;┧丝诟采w率可達到95%以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