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逾60家上市公司涉足期貨套保 多家獲利上億元

    2014-10-30 15:12:44
    來源: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亞麥
    面對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上市公司涉足商品期貨領域的規模呈現增長態勢。

    27日晚,史丹利(002588)發布公告稱,由于近期國內尿素價格波動較大,為了減少尿素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公司決定在期貨市場開展尿素品種的套期保值業務,以減少因原料價格波動造成的公司經營業績波動。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6日辰州礦業(002155)也公告稱,由于黃金是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為避免金價下跌風險,公司決定開展套期保值業務,鎖定部分自產金利潤。

    不過,盡管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學會運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經營風險,但與滬深兩市超過2400家的上市公司總量相比,參與套期保值的比例依然較少。

    “套保會占用部分資金、出現虧損不好向股東交待是主要原因,同時一些公司對市場風險估計不足,存在僥幸心理。”28日,中誠顧問金融業分析師魏慶明對導報記者表示。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相關制度的放開、期貨新品種的推出,套保作用將會得到更深入體現,上市公司參與套保積極性有望得到更多釋放。

    競相套保

    史丹利27日公告顯示,公司參與尿素期貨的原因主要在于尿素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據悉,自三季度以來,國內外市場尿素品種均出現上漲行情,其中國際價格在8月初至9月初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噸就上漲了40美元,漲幅接近15%,國內品種也隨之上漲了一百多元。作為以尿素為主要生產原料的史丹利來說,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可想而知。

    對此,史丹利稱,公司擬在期貨市場按照與現貨品種相同、月份相近、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的原則進行套期保值,達到鎖定原材料成本,保證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其中公司擬用于尿素期貨的保證金余額不超過5000萬元。

    “參與套期保值主要可以幫助企業對沖現貨經營的風險。”魏慶明對導報記者表示,通過套期保值業務,可以規避掉企業最擔心的原材料和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還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如盾安環境(002011)就于20日公告稱,由于銅材占原材料成本約60%以上,其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大,故公司擬根據生產經營情況,以當期現有銅材庫存數及預計采購數為測算基準確定套期保值的數量,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間利用自有資金投入保證金不超過1500萬元,進行庫存銅期貨套期保值。

    在導報記者統計中,在今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上市公司就已超過百家,其中超過60家公司擬在大宗商品方面進行套保,品種均與公司原材料、產品有關,涉及資金規模超80億元。另外,還有部分擁有國際業務的上市公司,涉足外匯套保業務的規模也超過20億元。兩類套保規模均呈現同比上漲態勢。

    成效顯現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參與套保的公司,在盈虧上表現的并不均衡。

    如西部礦業,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參與國內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以來,除2009年虧損外,近幾年的期貨收益一直頗豐,2013年和今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期貨收益1.73億元和4931.38萬元。

    另外,今年上半年,銅陵有色在商品期貨上的收益也達到了1.87億元,其中銅1.48億元,白銀1925.4萬元,黃金1824.05萬元。

    與上述公司相比,部分公司在期貨投資方面也出現了損失。如云南銅業(000878)雖然2014年上半年在衍生品投資中獲益1.92億元,但其2013年衍生品實際損失也達到了5425.09萬元。東凌糧油(000893)則損失更重,其201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在期貨合約上的損失合計達到1.26億元,比其2013年的2739.59萬元虧損額高出數倍。

    當然,對于套期保值來說,期貨上的盈虧數據并不能簡單以“賺”或“賠”來解讀。“因為是對沖現貨經營的風險,即便是虧損,也會有現貨盈利來補充 。”魏慶明表示。如東凌糧油雖然近年來大豆和產品期權合約等衍生品交易中均為虧損,但實際上是幫助企業規避大豆及其產成品價格下跌風險,穩定經營利潤率,使得經營業績能夠盡量保持穩定。

    抗風險能力漸顯

    也許正是看到上述公司在期貨套保中獲益情況,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這一行列。其中,期貨品種豐富的有色市場頗受青睞,導報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已經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涉足銅,10多家涉足鋁。如格力電器(000651)今年就安排了3億元開展銅期貨業務。

    另外,在能源價格經常暴漲暴跌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化工企業也開始通過參與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2014年,榮盛石化(002493)、威遠生化(600803)等化工企業先后公布了年度套保計劃。如榮盛石化和恒逸石化(000703)將分別投入保證金不超過2億元用于PTA期貨交易;威遠生化一年內甲醇期貨套期保值的保證金最高投入金額為2800萬元。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相比于2000多家上市公司來說,目前參與套保的公司依然占少數。魏慶明認為,資金占用和業績考量是主要方面,“在期貨上虧損,進而影響財務績效,怕國資股東或股民揪住不放,束縛了很多公司參與風險管理的廣度和深度。”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期貨市場需要更靈活的制度和工具,以提升期貨市場參與企業投資組合的多樣性。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幾大期貨交易所已經開始向期權、原油期貨等領域進行探索,更有新的品種不斷推出。“隨著市場體系健全、新工具的推出以及制度完善,會有更多企業認識到套期保值的好處。”魏慶明說道。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