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滬港通助大盤直沖2500點 青島股民預約開戶

    2014-11-11 08:49:59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昨日早間,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公告,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于11月17日開始。預熱了大半年的滬港通這回終于通了,這意味著A股市場對外開放邁出了關鍵一步。業內人士認為,滬港通開啟A股長期牛市新時代。

    助力大盤直沖2500點

    昨日,滬港通正式啟動實施。受此消息激勵,券商、保險、銀行幾乎全線走高,香港交易所等港股也走高。滬市早盤一小時成交將近1000億元,放大明顯,資金踴躍入場。截至收盤,滬市大漲55.5點,收于2473.67點,直逼2500點關口;深市大漲175.35點,收于8410.23點,漲勢喜人。

    “滬港通開通以后,利好會在長時間表現出來,短期時間市場會有一定的震蕩,長期來看,滬港通的開通不會改變大盤的根本走勢,也不會導致市場的暴跌暴漲。滬港通的開通對券商股是很大的利好,券商股的上漲除了與滬港通相關以外,還有資本市場好轉、券商贏利回升的預期等因素,滬港通是支持券商股上升的主要原因,隨著滬港通利好的兌現,短期的沖擊效應會有一定的淡化,但做為長期利好作用還會繼續保持。”光大證券青島營業部國龍表示,“滬港通對資本市場是重大利好,滬港通消息公布以后,滬港通的正面效應將逐步體現;市場不會因為滬港通的落地而出現暴漲,市場會回歸到正常的運行軌道。”齊魯證券香港中路營業部李艷建議,滬港通開通后可關注A股中的白酒股,由于在港股中沒有這類股票,可重點關注。

    不少股民預約開滬港通

    按照港股通的開戶資格,除機構投資者外,個人投資者要求賬戶余額不低于50萬元人民幣。50萬元的投資門檻對于投資者來說是不是太高了呢?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滬港通感興趣的股民還真不少。“我們這個營業部是個老營業部,存量客戶還比較多,來預約開通港股通的還很多。我們每個客服每天都會有2-3個的業務量,喜歡投資港股通的主要是40歲左右的股民,專業性也比較強。”齊魯證券香港中路營業部的投資顧問李艷告訴記者。李艷表示,50萬的投資門檻對于想買港股的人來說不算太高。

    記者從島城另外幾家營業部了解到,目前股民對滬港通關注的熱情都比較高,咨詢量也比較大。“我們這一半一半吧,剛開閘感興趣的還是比較多的。”光大證券青島營業部投資顧問國龍表示。

    “一幣聯兩市”是最大亮點

    本次開通滬港通,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幣聯兩市”。滬港通極大簡化了傳統港股投資的繁瑣程序,并且有利于匯率風險管理,有助降低換匯成本。

    滬港通開啟前,內地居民直接投資港股是法規所不允許的。實踐中,存在內地居民通過一些手段方法繞過相關限制,在香港開戶買賣港股的現象,但這一過程涉及的程序復雜、換匯繁瑣,隱性風險巨大。

    滬港通開啟之后,大陸的港股通投資者可以使用滬市人民幣普通股賬戶進行交易,交易過程與買賣A股基本一致,一鍵搞定。尚無滬市賬戶的投資者,也無需赴港開戶,只需在大陸證券公司開戶。符合條件的內地機構投資者或者在上交所特許的證券公司開戶的個人投資者,向開戶證券公司下單委托,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SPV),向聯交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完成“港股通”股票的買賣。“港股通”股票均以港幣報價,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實際支付或收取人民幣。“人民幣進,人民幣出”,大大提高了投資的便捷性。

    最新消息>>>

    A股已經具備T+0的條件

    上交所昨日通過官方微博召開滬港通網絡新聞發布會稱,滬港通的推出無疑將加快內地市場在回轉交易(也被廣泛稱為T+0)領域的探索。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股票市場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專業機構投資者占比大幅提高,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已經具備了恢復T+0的條件。

    同時,業內人士對于滬港通的“錢景”也十分樂觀。光大證券青島營業部投資顧問國龍表示,這將帶來 “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預計將有七八萬億美元可能會流入A股市場,使得A股市場的體量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巨大增長。這只是滬港通邁出的很小一步,但它將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力。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