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券商股迎來制度性利好 "影子券商股"表現強勢

    2014-11-13 07:20:45
    責任編輯:亞麥
    又有一家券商獲得上市公司的青睞。11月11日,物產中大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擬出資大約3.9億元,認購財通證券1.3億股。其實,這僅是資本對券商表現出濃厚興趣的縮影。就在不久前,大智慧、九鼎投資等公司先后收購或者擬增資湘財證券、天源證券。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等實力資本對券商股的關注,很大程度上與滬港通開閘等證券業制度性紅利有關。

    券商股迎來制度性利好

    物產中大對財通證券的投資已不是上市公司對證券行業布局的首案。此前遼寧成大、錦龍股份等上市公司通過控股、參股上市或非上市證券公司成為“影子券商股”,背后折射的是券商行業制度紅利的集中釋放。

    “隨著證券業制度紅利的集中釋放 ,一方面上市公司對券商行業業績的增長有樂觀的預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券商平臺,為其資本運作創造條件。”對于上市公司爭吃“券商飯”的原因,青島知名私募梁先生如此說。

    他所說的制度性紅利,既包括將于11月17日開閘的滬港通,A股有望恢復T+0的預期。“滬港通和T+0制度除了資金量還有市場的活躍度,這對券商的經紀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產生直接利好。這也是券商股迎來價值重估的過程。”梁先生分析認為。

    這些利好很快在二級市場得到了體現。11月11日,方正證券復牌后僅七分鐘便沖至漲停,興業證券、山西證券、光大證券等多只券商股開盤亦迎來大漲。而從一個更長的時間段來看,中證證券公司指數從7月1日至11月7日,最高累計上漲已達43.13%。

    “影子券商股”表現強勢

    制度性紅利很快傳導到那些控股 、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的股價上。例如,錦龍股份由于控股或參股了中山證券、東莞證券,自7月1日以來股價累計上漲了46.48%。無獨有偶,分別持有廣發證券21.03%和11.6%股份的吉林敖東和中山公用下半年以來漲幅分別達到41.09%和48.58%。數據顯示,廣發證券下半年以來截至11月11日的累計漲幅為32.11%。

    不過,并非所有持有廣發證券的上市公司股價都能飆升。以持有廣發證券21.12%股份,而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遼寧成大為例,其股價下半年以來僅上漲6.43%,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這并不能說明廣發證券沒給遼寧成大的業績帶來提升。”青島達成私募負責人李云強認為,“遼寧成大雖然是廣發證券第一大股東,但是其持股的部分在它的總資產中占比較低,遼寧成大旗下的其他類資產會攤平每股股價。但是,這并不妨礙整個‘影子券商股’板塊的價值重估過程。”

    布局擬上市券商收獲更大

    不僅上市券商成為上市公司爭食的對象,那些擬上市或非上市券商亦成為誘人的“蛋糕”。今年8月份,新三板明星公司九鼎投資公告稱,擬出資3.64億元增資天源證券,以51%的持股比例實現控制股,而后公司將更名為九州證券。同月,大智慧也公告稱擬90億元收購湘財證券。

    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部分非上市券商股權處于有價無市的待售狀態。例如,匯金系下建銀投資曾在去年和今年5月兩次掛牌出售其所持有的齊魯證券7.6742%的股權;但均因無人舉牌而告吹。“除了一般性的財務投資,對所控股、參股的證券公司的控制力是股權受讓方非??粗械?。如果不能實現對購買資產的有力控制,有些實力資本是不肯出手的。”李云強分析。

    “許多實力資本投資券商股,追求財務收益僅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想通過所持有的券商股進行融資。”青島長豐財富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丹說,“非上市公司如果想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來融資,多數銀行只認可其持有的銀行股、券商股等優質金融股。因為這些股票市場認可度高、變現能力強。”

    ■鏈接

    看好低估值的券商股

    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作為證券行業的轉型之年,目前看來轉型很成功。如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經歷過去三年的發展,已經明確成為行業收入的主力;經紀業務占比降至30%以下成為趨勢,未來即使傭金率繼續下滑,也不會對行業產生太大沖擊。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11月6日,融資融券余額7271億元,其中融資余額7223億元,融券余額48億元。而2013年底融資融券余額只有3435億元。

    最新披露的19家上市券商發布10月業績情況也顯示,當月19家上市券商單月凈利潤42.6億,環比下降17%,年度累計凈利潤312.98億,同比增長66%;10月底凈資產4328.2億,比去年底增長了17.56%。其中,當月凈利潤增長前10排名分別為:太平洋、國金證券、西南證券、東吳證券、西部證券、招商證券、國元證券、山西證券、興業證券、方正證券。

    券商股越來越好的業績已經在股價中有所體現。位居漲幅榜首席的東吳證券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漲幅超過七成,高達74.71%。緊隨其后的興業證券三季度來的最高漲幅也超過六成,達64.97%。位居第三的西部證券最高漲幅也接近六成,為 57.5%。此外,東吳證券三季度以來的最大漲幅也接近五成。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近期券商股大漲后,應保持一份冷靜。目前階段更看好低估值品種,如華泰證券、海通證券、西南證券。展望2015年,那些創新收入占比高、投行儲備項目多、自營占比低的券商業績將更加明確。”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