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學、找工作、出國之前,都可能面臨體檢關。目前,網上卻出現一種“體檢代檢公司”,對方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找“槍手”幫完成相關的體檢程序,讓你拿到一份合格的體檢結果。近日,一家餐飲單位負責人向記者反映此現象,稱他招聘的員工里居然就有人想用這種方式上崗,根據記者調查,青島也有這樣的“體檢代檢公司”,昨天
本報記者就約到可以替人代檢的林經理,揭開“體檢代檢公司”的操作內幕。
現象>>>
體檢代檢網上泛濫
“我前陣招了幾名員工,讓他們去醫院參加了體檢,后來有人告訴我,其中一名員工居然是找別人替他化驗的血。”近日,一家餐飲單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名找人代檢的員工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為了能順利入職,才出此“下策”。“你說這替人體檢的多可惡,真應該好好查查,萬一他真的進入我們公司工作,弄出傳染病來,我們不就有大麻煩了。”這名負責人說。
前日,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青島、體檢、槍手”3個關鍵詞后,網頁上隨即出現了很多有關代人體檢的廣告。其中一個名為“山東體檢無憂集團”通過新浪博客推廣自己的代檢業務。記者在“代檢服務”業務介紹中看到,他們 “專業從事全山東地區體檢代檢業務,與時發展已經度過了5個年頭,已經逐漸形成團體化、專業化的體檢團隊”。該公司還聲稱:“以專業的水準最高的成功率,常年在山東地區成功代檢達1200多例,屬行業龍頭、業內精英”。
據他們自己講,該公司在島城大型醫院體檢中心,形成有“關系網”的業務聯系,代人體檢成功率可達“100%”,可按照客戶要求提出相關建議,直接完成全部或指定的部分體檢項目,并且承諾體檢信息中的“身高體重等個人信息和客戶一致”。博客中反復強調,他們是反對乙肝歧視,才推出這些服務。
聯絡>>>
抽血一次就1200元
前日晚6時許,記者按照該網站上青島地區的客服電話,與一名自稱林經理的男子取得了聯系。“沒問題,我們做這行非常專業,你先說說你的情況吧。”林經理向記者作出服務質量承諾后,就開始詳細詢問為什么要找他們代人體檢。記者稱自己要到一家餐飲企業工作,因為患有乙肝,最近單位又組織福利體檢,自己怕被單位知道后會有麻煩,就想在抽血化驗這一體檢項目時找人代替。
“咱們明天要早去,不要讓你們單位的同事撞見,具體怎么操作,咱們一早見面后我再告訴你。”林經理詳細詢問了記者單位體檢的人數、是否有人帶領體檢,記者表示體檢現場沒有人帶領,是自己拿著體檢卡去領體檢報告后,林經理告訴記者:“代人體檢抽血一次1200元。”記者稱是否能講價,林經理表示:“現在都是這個價格,現在代檢公司很多,你可以去打聽一下。”為了取得記者信任,林經理表示他們一個月要做四五次類似的代檢,還沒有失手過。
接頭>>>
花錢雇來抽血“槍手”
昨日上午8時,記者按照約定在醫院住院部門前與林經理見面,林經理身邊還跟了一名20多歲的男青年,他介紹這名男青年會替記者去驗血。“他身體絕對沒問題,以前都用過。”林經理承諾。為能看到對方如何取得體檢報告,記者稱自己的體檢卡已經被公司主管收上去,統一領取體檢報告了。
“這樣就有點麻煩了。”林經理皺了一下眉頭,在詢問記者名字后,他表示自己會去體檢大廳把這個“邵剛”的體檢報告“弄出來”。林經理告訴記者,他有辦法拿到記者的體檢報告,讓“槍手”抽血化驗,然后再把完成抽血化驗的體檢報告給記者,剩下的體檢項目就可以由記者自己完成。
“這段時間你不要在體檢大廳露臉,別被你同事碰見。”林經理表示,“槍手”做完抽血項目后,體檢報告要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體檢報告最終結果要過些天才出來,萬一你幫我抽血的體檢結果沒通過怎么辦,我的錢不就白花了。”記者對最終體檢結果提出疑問。“我們做了這么多年代人體檢,絕對有信譽,我們需要相互信任。”林經理表示,如果記者對體檢結果不放心,也可以先把身份證留給他做“抵押”,等體檢結果出來之后,記者帶著1200元代檢費去換身份證。
跟訪>>>
體檢報告隨意翻找
得知林經理要去體檢大廳,本報另一名記者迅速離開同事與林經理碰頭的長廊,繞路來到位于該院門診樓一樓內的體檢大廳。正是上午8時,體檢大廳內各個窗口都有等待體檢的市民,他們按照程序一步步完成體檢,而體檢醫生也都忙得一刻不得休息。記者發
現,所有體檢者的報告,都被擺放在入門處柜臺上的塑料筐內,體檢者根據自己的姓名在筐內查找即可。由于大廳內的體檢醫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這里沒有人看管,看上去似乎也沒有看管的必要。
5分鐘后,記者看到林經理走了進來,看得出他對這里非常熟悉,進入體檢大廳后就直奔放病歷的塑料筐,開始翻找寫有 “邵剛”這個名字的體檢報告,而與他一起來要替記者抽血的男青年,則被他安排在走廊的盡頭等待,兩人約定找到后,就由這名男青年替記者抽血化驗。
逃離>>>
代檢“槍手”生疑離開
因為記者沒有填寫相應的表格,“邵剛”在塑料筐內根本不可能找到。在體檢大廳內的記者看到,林經理在塑料筐內找了一遍沒有發現后,立刻給和他見面的記者打去電話。“你是叫邵剛?怎么沒你名!”林經理在電話里問,記者表示肯定后,林經理表示他要再找一下,然后掛斷了電話。
再一次翻找后,林經理還是沒有找到這本不存在的體檢報告,他再次給與他見面的記者打去電話,詢問“你到底是什么單位的,怎么今天就沒有餐飲企業來體檢?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還做不做體檢了?。”林經理在電話里有些懷疑,當記者表示讓他再找找時,在大廳內跟訪林經理的記者發現,他再一次在塑料筐內查找后,走出體檢大廳,坐到休息椅上再給與他見面的記者打來電話。
這一次本報記者沒有接他的電話,林經理有些氣急敗壞地搖了搖頭,想了一會,招手將他雇的那名男青年叫到身邊,兩人商量幾句后快步離開這家醫院,記者此后再撥打他的電話,林經理已經不再接聽電話。
去醫院體檢不核實身份
【調查】
昨天下午,記者從本市有體檢項目的醫院了解到,目前一些用人單位在體檢時,已經不能針對乙肝展開檢查,但一些單位的福利體檢中還有此項目,可能有人是不想同事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才會找人來代檢。記者采訪兩家體檢單位獲悉,體檢單上一般是沒有照片的,基本就是填寫工作單位、員工名字和年齡等基本信息,因為體檢本身就是為自己負責的事,醫生也不會去反復查驗受檢人的身份。
“一些入職體檢中,用人單位會有人跟隨監督,醫院也不會特意去查驗對方身份。”一名體檢醫生告訴記者,正是這些原因,可能給這些代檢公司留下了空子可鉆。
而一家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他們這里發現有員工在體檢上作假,肯定會被辭退。“找工作前就造假,進了單位我們很難信任他。”這名負責人表示,現在國家已經禁止將攜帶乙肝病毒作為就業的限制條件,如果這名員工還是找人作假,他的身體情況肯定也不能勝任工作。
偽造醫院證明構成犯罪
【說法】
為了自己順利求職、入學等目的,尋找代檢“槍手”來謀取一份合格的體檢報告,這種做法是否合乎規矩?昨天下午,記者采訪元鼎律師事務所于巧律師,于律師表示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是憑借這樣代檢的體檢報告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屬于欺詐行為,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將這樣的員工辭退。“為了求職找人代檢,如果給代檢人相應的費用而對方沒有幫你體檢,也很難給自己維權。”于律師提醒,因為雙方的合同本身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找人代檢極易“受傷”。
另外,記者采訪市南法院法官了解到,如果代檢公司為了完成客戶的要求,做出偽造醫院證明等行為,還觸犯了《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各家醫院在體檢這個過程中,還是應該加強監管的力度,避免讓這樣的代檢人員鉆空子。”法官建議。
【延伸】
乙肝歧視是問題根源
雖然國家在2010年就有明確規定,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開展乙肝項目檢測,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也不得詢問是否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在入學、就業體檢中提供乙肝項目檢測服務,但本報也曾多次接到市民反映,有單位在招聘時還是會檢查乙肝項目,而記者暗訪的林經理也表示,來找他代檢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是乙肝患者。
在國內網站一些和乙肝有關的論壇,也有不少乙肝病毒攜帶者講述自己在就業中所遭遇的各種歧視,其中不少人就表示,自己就是選擇找人代檢也順利入職。“在目前的法律法規之下,用人單位一般不會以體檢者是乙肝攜帶者為由拒絕錄取,而是會制造其他理由。”于律師介紹,如果是這種情況,市民也很難維權,只有寄希望國家相關單位加大對用人單位偷查乙肝的處罰力度。(記者 段海鷹 趙健鵬)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