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的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都了解了嗎?

    2015-01-06 16:47:11
    來源:信網綜合
    責任編輯:千竹
    6、膠州秧歌

    \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俗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于1764年逃避關東,沿途乞討賣場,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后,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膠州秧歌演員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膏藥客6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镲和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余個。膠州秧歌是廣場藝術,都在村落的空地演出。每到一地的習俗為

    1、迎秧歌,當地人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秧歌班狂舞進村。

    2、拜廟,秧歌班到當地的廟前“跑場”,班主焚香燒紙,表示對當地神靈的敬重。

    3、拜爺,秧歌隊到大戶人家門前表演,由膏藥客即興念頌詞,以求得好的收入。

    4、演出,先演小調秧歌,后演小戲秧歌,中間穿插膏藥客的即興發揮和民歌小調演唱。

    5、領賞,由當地人把賞金用紅紙包好,放在摞起的桌子上,秧歌隊派一名武功最好的演員翻跟頭上桌、領賞、謝賞后翻跟頭落地,這是演出的最高潮。膠州秧歌群眾基礎夯實,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