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失眠……不想去看心理醫生,你還可以求助餐桌上的心理醫生。
近日,《生命時報》推薦了幾位餐桌心理醫生——食物。結合相關報道,就“餐桌心理醫生”的說法,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王濰青與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楊玉慧。兩位專家認為,推薦的改善情緒的食物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相關問題的人可以多食用一些。但食物只是輔助,如果覺得心理問題已嚴重干擾生活,還是需要與真正的心理專家談一談。
牛奶、豆制品 控制急躁與神經質
牛奶和豆制品含鈣豐富,鈣和骨骼、肌肉的功能相關,卻很少有人想到,它可能影響神經系統。體內缺鈣的人,神經系統處于過度興奮的狀態。成年人缺鈣,容易急躁,有點神經質。
另外,燕麥富含維生素B,有助于平衡中樞神經系統,使人安靜下來。
專家提醒:豆制品里的鈣并不在于豆本身,而是在豆制品加工的時候加入的“鹵水”——富含氯化鈣、碳酸鈣等,這些“添加劑”在胃酸的所用下,鈣會游離出來,被人體吸收。所以,豆制品含鈣多少,在于凝固劑。內酯豆腐是用葡萄糖內酯做凝固劑的,含鈣量就特別特別低。
菠菜 對抗壓抑感
菠菜含有豐富的鎂,能使人頭腦和身體放松。菠菜和一些墨綠色、多葉的蔬菜都是鎂的主要來源。另外菠菜還富含另一種減輕壓抑感的營養物質——維生素C。
堅果、香蕉、綠葉菜 促進睡眠
這些食物富含鎂,鎂是另一種能夠幫助對抗壓力的礦物質,豐富的鎂能減少壓力激素的過度分泌。此外,白天工作過度勞累及抽煙等會引起血小板凝集和血管收縮,從而影響人體放松進入睡眠狀態,而人體若能攝取充足的鎂元素,便可抑制上述兩種癥狀,改善睡眠狀況。
專家提醒:針對減少壓力促進睡眠來說,植物性食物的作用也不可小視。相對于動物性食物而言,植物性食物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還有膳食纖維更是腸道的清道夫,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抗壓。
蛋黃 、粗糧 、動物肝臟 減少沮喪與焦慮
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B族,當人體缺少維生素B1時,會情緒沮喪反應遲鈍。維生素B6與能抑制腦細胞興奮的神經遞質的生成有關,人體缺乏維生素B6會令腦神經回路間的相關神經遞質傳遞不暢,導致大腦易興奮,人易焦慮。當維生素B12不足時,人會出現思維能力下降、空間感障礙等情況。
專家提醒:動物肝臟是多種營養素的聚集地,同時也是毒素富集的地方。每周吃1~2次,每次幾片即可。
瓜子、酸奶 對抗憤怒
瓜子富含可以消除火氣的維生素B和鎂,還能夠令你血糖平穩,平靜心情。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把瓜子仁和一些生津降燥的梨丁撒在酸奶上吃,這樣效果更好。
三文魚、鯖魚、金槍魚 改善情緒低落
這些食物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研究發現,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減輕壓力,同時也可以抑制焦慮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激素的產生,改善情緒低落和焦慮。此類脂肪酸攝入不足會導致腦力下降,記憶減退。
專家提醒:深海魚是ω-3系列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其中包括有“腦黃金”美稱的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的主要成分。兒童大腦發育需要,老人預防癡呆需要,而中年人應對嚴重的社會壓力也需要。不過,ω-3脂肪酸雖然好,但是畢竟來自于脂肪,是一種能量物質,每天不要超過30克。
海帶、銀耳 緩解積郁
海帶、紫菜等海洋植物含有豐富的碘等礦物質元素,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另外維生素B12含量也很高,能夠讓人感到身心輕松。此外,海帶、銀耳中黏黏的東西,就是海帶多糖、銀耳多糖。多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減少脂肪、膽固醇以及其他諸多雜質的吸收,它雖不直接作用于神經,卻是肝臟的保護神。肝臟常處于健康狀態,人的氣血充足,有利于大腦的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緩解積郁。據《重慶晚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