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越往北越需曬太陽補鈣 低溫烹調能補鈣防癌

    2015-01-13 09:04:12
    來源:信網-城市信報
    責任編輯:每皮

    低溫烹調能防癌

    想吃得健康,就要用對烹調方式。中國臺灣《康健》雜志最新刊文指出,烹調時間、溫度是影響營養素去留的關鍵。

    一般煎、炸、烤等烹調方式都會達到180~300℃,高溫不僅破壞營養素,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發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如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酰胺類物質。但最令人害怕的就是高溫烹煮所產生的梅納反應,也就是食物褐變。它會造成糖化反應,釋放自由基,使人體功能受到影響。研究已發現,它可能與身體的發炎反應,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阿爾茲海默癥等相關。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老人醫學教授莎拉博士認為,在高濕度情況下進行的短時間低溫烹調(100℃左右),比如說蒸或煮,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最終糖化蛋白的含量。他們在試驗中將24名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讓他們食用經過不同方法處理的雞、魚和肉,結果發現,蒸、煮的烹調方式能夠將人體內與飲食相關的最終糖化蛋白含量降低33%~40%。

    不僅如此,溫度在100℃的低溫烹調方式,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素,有益健康。研究人員發現,像大麥、粗糧粉等用蒸或煮的方式,營養成分可以保存95%以上,但如果用油炸,維生素B2和葉酸會損失50%以上,維生素B1幾乎無法保存。雞蛋用低溫烹調,不僅營養保存多,就連消化率也較高。臺灣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徐近平表示,幾種低溫烹調中,蒸的方式最為健康。這是因為蒸是透過汽化熱加熱,熱含量高,可縮短烹調時間,且不直接接觸水,不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因此比水煮更易保留營養素,也可以保留食物的鮮甜原味。燉的溫度通常在98~100℃,建議燉的時候不要放太多水,連湯汁一起吃,就能把流到湯里的營養素也吃進去。

    ◎鏈接 低溫烹調食譜

    一星期中,不妨按照以下食譜,多嘗試幾餐低溫烹調方式。不過臺灣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提醒,草酸、植酸較多的食物,如蘆筍、菠菜、冬筍、豆類等,不建議用蒸的,會影響鈣、鐵吸收。

    冬梨燉排骨(4人份)。材料:梨1個、排骨300克、青蔥1根;調味料:鹽、白胡椒少許、米酒1大匙、香油1小匙、水700毫升、雞粉少許。做法:1.梨去皮去籽,切成小片。2.排骨切成小塊,燙過水備用。3.取容器,加入主料與所有調料,大火蒸約15分鐘即可。蒸煮時,可以加蓋以保留香氣與汁液。據《生命時報》

    我國北方地區由于氣候嚴寒,人們在漫長的冬季經常足不出戶,很多人還有“貓冬”的習慣,曬不到太陽,就會因缺鈣而產生腰腿疼等癥狀。

    美國巴爾的摩聯合紀念醫院的老年病專家研究發現,長期待在室內,很少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的人,普遍會出現維生素D缺乏癥狀,主要表現為身體虛弱、反應遲鈍及骨骼質量下降等。此外,由于光照時間對激素分泌水平的影響,人們在冬季還容易出現抑郁癥,表現出精神萎靡、疲乏、大腦反應遲鈍及昏昏欲睡等癥狀。而對于我國東北、西北地區的人來說,這些情況格外嚴重。

    所以,北方地區居民要學會補鈣。冬季更要多曬太陽。曬太陽可預防骨質疏松,紫外線能刺激皮膚制造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質吸收。而且,陽光輻射到人體會造成一系列生理變化,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陽光通過眼睛與神經纖維相聯系,能促進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及性激素增加,可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其他地區每天曬足半小時即可滿足身體所需,北方地區居民建議每天最好曬夠1小時太陽。由于冬季陽光不像夏天般強烈,上午10時~下午4時最適合曬太陽。天氣太冷的情況下,可考慮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曬太陽。

    ◎鏈接怎么補鈣最有效?食物加鈣制劑

    調查顯示,我國人均鈣攝入量僅及推薦量的50%。那么,怎樣補鈣效果最好呢?

    1.從食物中獲取

    天然食物中鈣的最佳來源是奶類,包括牛奶、羊奶、奶酪、酸奶以及各種奶制品。豆類尤其是大豆制品含鈣也較豐富,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屬于植物性類雌激素,對于防治骨質疏松也有很好的作用 。鈣的其它食物來源如海產品中的海參、蝦皮、海帶等;堅果類如芝麻、杏仁、棒子、向日葵子等,以及綠色蔬菜如油菜、蘿卜纓、雪里蕻等。

    建議:居民每天做到“四個一”,即一杯牛奶或豆漿,一斤蔬菜,一份豆類及其制品,一把堅果。

    2.服用鈣制劑

    我國市場上各種鈣劑有200多種。大體上可分為3類,即無機鈣、有機鈣以及動物骨粉為原料的鈣劑。所謂無機鈣,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其原料多為天然礦石、牡礪殼及某些海洋生物的外殼。優點是含鈣量較高,價格比較便宜。缺點是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對胃酸分泌較少的人群,不適宜服用。

    有機鈣如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這些鈣劑的含鈣量低于無機鈣,而價格一般比無機鈣要高得多,因此對需要大量補充鈣劑的人群如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每次需服用很大量,不太經濟。但是有機鈣類的溶解性及口感比較好,比較適合兒童。骨粉為原料的鈣劑,成分復雜,對這類鈣劑要注意其中重金屬的含量,衛生學指標以及鈣磷比值是否合理,需謹慎選擇。

    建議:在相同條件下,各種鈣劑的吸收率相差并不大,所以鈣的化學形式不是影響鈣吸收的主要因素。建議同時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鈣劑的服用可分早、中、晚三次,或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量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500mg。晚上睡前補鈣很重要,可保持血鈣在正常水平,防止骨鈣的丟失。

    據《北京晚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