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七十年代說個有意思的現象,工作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島人對一種火車有一種特別的稱呼——馬籠子。
“當時,大部分青鋼工人都居住在老城區,去樓山后上班沒有公交車可坐,即使后來有了公交車,票價也比較貴,于是,如果不騎自行車,大部分工人就選擇去四方火車站坐‘馬籠子’上下班,價格較為便宜。”1970年進廠、現年59歲的青鋼工人胡健說。但是這種交通工具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北宅櫻桃花進入盛花期 不少市民游客盛裝組團來打卡
“定制餐廳”暖胃暖心又便捷 青島拓展“公交+”服務
青島上榜“南方人愛游的北方城市”名單
跨年夜青島地鐵延時3小時40分鐘 送14萬乘客返程
深度報道 更多 >>
當青島老城遇見“新新人類” 里院變身體驗式社交空間
歷史街區底蘊+超絕情緒價值 青島不辜負這“一手好牌”
青島館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閑街區” 營造品質風尚生活
哪吒壁畫亮相老城 打卡經濟讓青島老城區“潮”出圈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