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寶(左)
信網1月26日訊 位于延吉路上一間70多平米方的辦公室,有一個連老板一起一共只有4人的小公司。但是別小看這個只有4個人的公司,他們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視覺志”已經超過150萬的粉絲,去年的廣告收入已經超過了100萬。目前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主動聯系到劉義寶,表明投資意向,但是都被他婉拒。
帶著媳婦放棄國企工作
2014年之前,劉義寶還在一家國企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工作輕松,而那時候他還從來沒想過會辭職去做一個微信公眾號。“在那邊一個月五六千塊錢,我媳婦也在同一家公司,倆人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一萬多,在我們老家來說這個收入也是可以生活得很滋潤的。”說起之前的工作,劉義寶告訴記者。但是中文專業出身的他卻總習慣在工作之外,做些自己的事兒。“2012年的時候,我注冊了一個微博,主要分享一些自己喜歡的內容。”他說,最開始的初衷,就是有一種簡單的分享欲望,早先自己也算有點文藝追求,希望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內容讓更多人看到。
后來,微信開始流行起來,劉義寶又再次注冊了微信公眾號,每天固定七篇左右的圖文,他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公眾號上。“那時候也拉著我媳婦一塊做,后來粉絲越來越多之后,我也感覺自己越來越難以平衡兩方面的事,必須得做出取舍。”劉義寶說??紤]之后,劉義寶做出了讓家人和同事都有些驚訝的選擇,帶著媳婦一起放棄國企的工作,全職做公眾號。“當時我岳母就很反對,因為有孩子了,而且在他們的觀念里,肯定還是國企好,旱澇保收。但是我媳婦支持我,還幫我勸我岳母。”
春節在家也得自己“加班”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劉義寶的公眾號“視覺志”以各類圖像信息為主,“我們的公眾號最初的定位是小眾和反流行的,粉絲也不多,但是后來逐漸調整,粉絲數才慢慢增加。”劉義寶說,而后來,通過不斷調整內容定位,公眾號的粉絲也逐漸穩定。“視覺志的粉絲最喜歡的,可能就是走心的圖文、世界各地的美景和生活、各種有趣的工藝品。”劉義寶說。而除了整理和轉發的內容之外,還有他們自己原創的欄目《每日七言》,這個欄目雖然閱讀量不是最高的,但是粉絲忠誠度高得驚人。
而最開始時,公眾號的內容都是靠劉義寶自己整理。“這個必須堅持每天都出,原創的有一部分,大部分還需要搜集和整理。”劉義寶說。而這工作量也不小,每天必須搜尋不同的博客、公眾號,以及國外的網站進行搜集整理。“每天至少得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一開始的時候是抱著極大的興趣的,但是真的當工作之后就會覺得很累,找內容找到吐。”他苦笑著說,“而且這個內容每天都不會停,即便到了春節,也得堅持著整理發布。”而這樣的努力自然也換回來豐厚的回報,到目前為止,他的公眾號已經積累了150萬的粉絲,每天的閱讀量在200萬到300萬左右。
隨著公眾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有許多創作人和其他的公眾號都主動找來,希望通過他們的公眾平臺發表文章。“現在除了我們自己搜集文章之外,也有很多人主動給我們投稿,比較好的我們也會挑選刊登。”劉義寶說。而對于版權的問題,劉義寶也表示,在整理發表前都會跟作者聯系,爭取授權。
有風投機構主動要求投資
1月19日下午,劉義寶抵達廣州,參加一個行內的新媒體沙龍,而公司的另外一位同事則趕赴北京,領取“2014年最有價值微信公眾號”的獎項。而他們兩個人,就占了公司員工總數的一半。隨著“視覺志”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在行業內也越來越受矚目。在這個目前只有四個人的公司里,廣告額已經超過了100萬元。“對于廣告的選擇我們很慎重,以不影響用戶體驗為前提。品牌廣告,我們目前只接受高端品牌廣告,其實很多大廠商的廣告做得很好的話,都可以當做內容來發。”劉義寶說。而據他介紹,目前他們合作的品牌已經有蘭蔻、捷豹、華為、騰訊、央視、寶馬、豐田、柏品、寶潔、吉列等等。
而廣告投入之外,甚至有不少投資公司聯系到他,希望能給他投資。“現在已經有好多家聯系到我們,有想投資的,也有想收購的,還有的想入股。”劉義寶說。對于具體的數額,劉義寶不愿意透露。“因為基本上都沒有具體談,也沒有確定,而且這些我基本上都拒絕了。因為我感覺現在我們的現金流還夠,而且我考慮目前我們的發展方向還不適合接受投資,所以目前還沒有同意。”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祥輝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