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學齡前孩子視力0.8正常嗎 專家:先檢查散瞳

    2015-01-28 09:26:45
    來源:信網-城市信報
    作者:董夏
    責任編輯:每皮

    學齡前孩子視力不到1.0是正常?

    “孩子今年才4歲,可是我發現她經??礀|西很近,帶她去查視力,才發現視力還不到0.8。”近日,市民張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因為孩子視力的問題,她聽到了兩種觀點,一位媽媽告訴她孩子近視了,可能需要配鏡治療,而也有媽媽則告訴她,學齡前的孩子視力達不到1.0甚至0.8是正常的,“也不知道該聽誰了,從網上也查了很多資料,好像標準也不統一。”

    和張女士一樣,市民朱女士發現5歲的兒子看畫冊時眼睛湊得很近,她擔心孩子過早患上了近視,就帶他去檢查。結果也不理想,雙眼視力只有 0.8。“平時很少看電視,偶爾看下畫冊,怎么這么快就近視了?”雖然有很多不解,但朱女士還是做好了心理準備讓孩子配鏡治療。結果醫生說不必配鏡,進一步檢查發現孩子是100度遠視,根本不是近視。

    幼兒視力尚未定性,近不近視很難說

    大家都有一種迷思,小孩視力變差不是近視就是散光,而據市立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周占宇介紹,小孩視力差有很多原因,不一定都是近視。排除例如先天性白內障、發育性青光眼這些器質性病變后,最多見的是“屈光不正”和“弱視”。屈光不正包括了遠視、近視和散光三種情況。

    正常新生兒都是遠視,遠視的度數會隨著年齡逐漸減少,這是因為新生兒眼球長度較短,要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長,所以四五歲小孩視力沒有 1.0(也可以表示為5.0)是正常的,要等到6至7歲才與成人視力一致,即1.0或以上。

    周醫生表示,如果小孩7歲以后眼球長度還不斷增加,那就逐漸發展成為近視了。至于散光,大多是由于角膜(俗稱“黑眼珠”)曲率不規則造成的 ,可以理解為如果角膜形狀接近籃球就沒有散光,如果接近橄欖球就存在散光,而角膜形狀是基因決定的 ,外界因素不能造成影響。弱視可以理解為戴著度數最合適的眼鏡 ,視力仍然低于0.8(也可以表示為4.9)的情況。

    周醫生表明,如果存在高于300度的遠視(醫學表示為+3.00Ds)、高于600度的近視(醫學表示為-6.00Ds)或者高于200度散光(醫學表示為+2.00Dc或-2.00Dc),而未及時治療,小孩就很可能存在弱視。青少年、兒童確診了弱視,就需要立即開始每天戴眼鏡,同時配合弱視治療。

    未經散瞳的檢查結果不準確

    “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有定期體檢,有些會利用電腦驗光儀給小孩直接檢查屈光狀態,醫院門診就碰到很多家長拿著體檢時發現屈光不正的報告來要求檢查。”海慈醫院眼科主任馬海華提醒家長,只要小孩視力跟同齡兒童差不多 ,就不需要太擔心了,因為沒有散瞳,檢查的結果是不準確的。要準確檢查屈光狀態,檢查前要散瞳以排除由于睫狀肌緊張造成的假性近視,一般7歲以下兒童需要連用3天阿托品眼膏、30歲以下人群需要連用30分鐘至1小時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 。

    孩子戴眼鏡一輩子都取不掉?

    除了對“幼兒近視”的誤解,目前近視眼防控上有很多誤區,比如:認為多擴瞳(散瞳)驗光對小孩眼睛有害;認為近視度數低的人就是假性近視眼;認為視力不好就是弱視,裸眼視力下降了,就是近視度數加深了;認為年齡越小視力越好的人,才不會近視眼;認為小孩不能戴眼鏡 ,一戴上去拿不掉;散光眼治不好的 ;認為超高度數近視眼就是病理性近視眼……“防控近視,首先家長就需要明確一些正確的知識,要避開一些誤導。”馬海華主任說,3歲至8歲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12歲以前為可塑期,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強,療效越好。

    “現在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戴眼鏡,總覺得戴上了一輩子都取不掉,能不戴就不戴。于是熱衷于為孩子尋求諸如按摩、中醫針灸、治療儀訓練、眼保健操、保健藥物等方法。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真正逆轉或控制兒童近視的發生和發展。”馬主任說,門診中,經常遇到很多孩子一查視力就是兩三百度的情況,追問原因,原來是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這么早戴眼鏡 。“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 ,如果眼睛近視了,不及時佩戴眼鏡將視力調整到正常范圍,那么孩子的視力會下降得更快,并且容易形成弱視。如果錯過發育期,弱視是很難矯正的,視力模糊將伴隨孩子終身。”

    馬主任提醒市民,一旦孩子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讓醫生來判斷孩子是真近視還是假近視,是弱視還是斜視,以免錯過最佳的矯正期。

    看電視的時間應控制在半小時內

    “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城市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大量減少,看書、看電視、玩電腦占據了大量課余時間,視力下降問題的確十分嚴峻。”馬海華主任說,接診的大部分視力下降的幼兒,電腦、手機、電視是“罪魁禍首”?,F在隨處可見幾歲的小娃娃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游戲、看動畫片,一玩就是幾個小時。

    “不正確用眼,或者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都是孩子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馬主任介紹,學齡前的孩子大多有生理性遠視,在看近距離東西時,雙眼需要努力調節以獲得清晰的物像,同時兩眼向中間集合,過度的用眼負擔會造成孩子視覺疲勞,長此下去也可能導致內斜。

    為保護孩子的眼睛,很多家長堅決不讓孩子看電視,這種做法也不對。要想不近視,只需將每次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內,距離在4米以上就可以。

    記者 董夏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