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上交所嚴查利用“高送轉”操縱股價的行為

    2015-01-29 09:59:06
    來源:信網-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千竹

    1023×531

    受利空消息的影響,"高送轉"板塊表現不佳。

    本報1月28日訊(記者 林偉萍) 隨著上市公司的年報逐步披露,“高送轉”概念再次風生水起,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大股東減持、送轉比例脫離實際經營狀況等反常情況。這些情況已引起監管部門高度關注,上交所日前表態稱,凡是股價提前異動的“高送轉”個股將每單必查,以嚴防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

    近日,上市公司頻頻推出“高送轉”方案,并且刺激股價上漲,海潤光伏就是其中一家。今年1月23日,海潤光伏發布公告稱,前三大股東提議年度分配預案為“10轉增20”,并且表示這些股東均有減持計劃。然而從業績來看,海潤光伏的實際情況并不適合如此高調的轉送方案——2014年前三季度虧損近4200萬元。

    雖然業績不堪,但海潤光伏依然因“高送轉”的預期而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股價從1月1日至23日累計漲幅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述三名重要股東在內的多名股東,在股價上漲通道中大筆減持公司股份。

    因公司股東的上述行為,上交所日前向海潤光伏發出了問詢函。而26日海潤光伏回復稱,在審議利潤分配提議的股東大會召開前,上述三位股東還將繼續減持。受此影響,海潤光伏1月26日~28日連跌三天,累計跌幅已達16%。

    據了解,此類違反常態的“高送轉”已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相關部門將從信披規范性、事后監督以及內幕交易核查等方面多管齊下,嚴防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上交所已經把此類選擇性、自愿性信息披露及相關二級市場交易納入重點關注和監管范圍,并提醒投資者對此類炒作保持高度警惕。

    ■現狀

    “高送轉”成大股東套現利器

    不僅是海潤光伏的大股東借“高送轉”之機大肆減持,今年有不少上市公司的高管都看準了這個“機會”。

    賽象科技去年12月份公告稱“擬每10股轉增20股”,股價最高時的漲幅曾達90% 。然而不久之前,該公司控股股東公告稱擬天量減持,額度不超過57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28.76% 。玉龍股份的情況與之類似,相關股東借股價連續上漲之機,在兩周內成功減持套現超過4億元。

    而推出“10轉14送6派1.5元”大方分紅的金科股份,去年業績下滑三成,實際控制人黃紅云夫婦拋出了在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5億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12.95%的減持計劃。

    數據統計,目前已有近70家公司推出了10送轉7以上的高送轉方案。正常來講,推出“高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應當有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足額的資本公積,但現實并非如此。

    統計顯示,在披露收到股東“高送轉”提議的公司中,至少有10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是同比下滑的,其中3家公司已經發布了年報業績預減公告,個別公司甚至表示,“如存在資本公積不足以轉增股本的情形 ,將降低轉增比例”。

    不正常的“高送轉”之所以頻現A股,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借機減持——在這70家高送轉公司中,有51家公司股東去年四季度以來有過減持。

    島城業內人士分析說 ,此類大股東提議高送轉方案的頻繁出現,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比如信息披露不完整、涉嫌操縱股價乃至內幕交易時有發生,提醒中小投資者關注此類“高送轉”預披露背后的動機。

    ■建議

    拋開數字游戲關注公司業績

    上市公司頻推“高送轉”,是與投資者分享利潤紅利還是只賺噱頭?業內人士認為,公積金轉增股本方式對公司的股東權益和盈利能力并沒有實質性影響,如今更像是A股炒作的噱頭。

    中信證券(山東)一家營業部投顧宗玉良表示,上市公司通過高送轉是向市場傳遞公司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積極信號,能對股價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認為高送轉是一個利好。但實際上,高送轉對上市公司的質地沒有影響,相反上市公司大股東可趁股價炒高而大肆減持套現。

    “以往很多上市公司拋出高送轉方案,貌似慷慨回饋股民,股民以為可以撿個大紅包,追風爆炒,股價炒高后大股東則剛好可以順勢減持,這種戲碼在A 股市場時常上演。”宗玉良說。

    他認為,現在隨著資本市場的成熟,高送轉已不再稀缺,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建議投資者拋開數字游戲,更加關注公司的業績成長,挑選貨真價實的高成長個股。

    紫馬基金青島分公司負責人李正光分析說,對于“高送轉”行為不應盲目參與炒作。“投資者不妨仔細研究相關上市公司的歷史公告,可以發現有不少的公司在公告披露前后,存在限售股上市、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股權激勵等重大事項,二級市場股價通常與上市公司的某些大動作有著關系,投資者要仔細分析,謹防誘多套現陷阱。”

    記者 李雋輝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