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己應對寒冬的“理論”,殊不知,很多習以為常的觀點其實并不正確 。美國《 健康》雜志近日指出,許多常見的冬日養生認識,其實存在誤區。
誤區一:少運動貯存能量
天冷少運動,可以保存更多能量?發表在《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在寒冷的天氣中,多鍛煉能讓體內內啡肽的分泌水平激增,更能對抗冬季的抑郁情緒。
誤區二:冬天過敏發作少
事實上,過敏癥在冬季反而會更為明顯,導致患者出現鼻塞和喉嚨發癢等不適癥狀。根據美國哮喘和過敏基金會的統計,1/5的人會受到過敏癥的折磨,而室內過敏癥在冬天會更為糟糕。經常關閉窗戶會導致室內空氣質量較差、真菌容易滋生,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過敏癥在冬季頻繁發作。如果你發生過敏癥狀且持續超過10天,或是服用抗組胺藥后還沒緩解,應當及時到變態反應科就診。
誤區三:冬天不用防曬霜
紐約整形外科專家羅伯特·吉達教授說:“在冬季的幾個月里,地球的表面更接近太陽,人們往往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接觸到了更多有害射線。”更為重要的是,雪和冰都能反射高達80%的有害紫外線,等于是讓皮膚受到了雙重打擊。特別提醒,冬天如果去雪地旅游,防曬霜是必備。
誤區四:氣候寒冷易脫發
寒冷的天氣,實際上有助于頭發的保留。瑞士蘇黎世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對823名女性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隨訪后發現,她們在夏季里脫發最多,在冬季反而最少。然而,干燥的頭皮會導致頭發生長不健康,表現為頭發脆弱容易斷裂,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減少洗頭發的頻率,保持頭發的滋潤度;選擇PH為中性的洗發液;不要在洗完頭發后用力擦干,而是用干毛巾將頭發包起來,輕輕按壓,讓水分吸干。
誤區五:喝點小酒暖身體
大部分飲酒者都感覺,冬天喝點小酒可以讓人感覺暖和許多。專家認為,飲酒后人體皮膚的血管會擴張,血液會流向外周血管,同時遠離內臟器官。血液循環加快,使人體內大量的熱量通過皮膚散失,反而會使體溫迅速下降。冬天喝酒不僅起不到御寒作用,反而易使人出現感冒、凍傷等癥狀。據《溫州都市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