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市民張先生買下了遼寧路55號的兩層網點房作為公司的辦公場所,可大概從2005年起,房子就開始出現了墻體滲水的問題。張先生歷時10年,前后修補多次,花費兩萬余元,依舊無濟于事,且滲水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僅如此,與張先生家網點房緊挨著的一家旅館在后院建了一間鍋爐房,而這間鍋爐房旁卻是燃氣管道、熱力管道和配電室,這讓張先生更加憂心忡忡……
墻體滲水卻找不到漏點
大約在2005年,張先生發現墻體開始出現滲水。那時的張先生以為滲水和下雨有關,于是找來專業工人給平臺做了簡單的防水處理:將水泥接縫處全都刷上了瀝青。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簡單。2010年,滲水問題越來越嚴重,室內開始出現了墻皮脫落。于是,他再次找來了專業人士做防水。這次,他把自家樓頂的平臺全都鋪上了水泥。
“還是沒用,墻內滲,墻外也滲。而且水有顏色,應該不是雨水。”張先生推斷。因為十年間,他總共花費了兩萬多元給房子做了至少三次防水處理,已經將水從外界滲入的因素排除。況且,“不下雨的時候,它還是滲”。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橙黃色的外墻因滲入已經變得斑駁,室內窗臺的木板也已經被水泡得變了形。
后來,張先生開始懷疑水是從隔壁居民樓的排水管道來的。于是,他托關系找來了當年施工時的下水管線圖,但由于圖紙過于專業沒人能看懂。找到房子的開發商,開發商卻告知當年的施工方和工程師早已經找不到了。“我現在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下水管早已出了保修期。”張先生說。
鍋爐房緊挨燃氣管道
張先生的網點房旁是一家賓館,最近賓館在進行裝修。賓館靠近天井的墻體外多出了一處樓梯。樓梯下的一片區域被賓館圍了起來,在這片區域靠近墻體的一角,賓館搭建了一間鍋爐房。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鍋爐房近旁的橙黃色外墻已經被熏成了黑色,緊挨著鍋爐房的是燃氣管道、熱力管道以及一間配電室。“鍋爐燒起來的時候,都能看到冒出來的火苗,”張先生說。
1月28日下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聯系到了市北區城管執法局臺東路中隊,并將燃氣管道旁建鍋爐房一事反映給了中隊工作人員。當天下午,中隊的執法人員便到現場查看了情況。中隊的谷先生在給記者的回電中表示:“我們中隊的工作人員在進行了現場查看后認為,鍋爐房建在燃氣管道旁確實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我們已經向賓館下達了問詢調查通知書,責成其于29日上午九點到中隊接受調查問詢并提供相關文字材料說明。我們也讓他們自行對違法建設的設施進行整改。”
您是否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夠幫助張先生找到滲水的漏點?如果你可以為張先生提供幫助,請撥打本報的熱線電話80889088。違法鍋爐房以及其他設施會否如期拆除,本報也會持續關注。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