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證監會核準了2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是今年以來第二批IPO批文,經統計,已有44家企業在2015年獲得新股發行批文。
上述24家企業中,上交所[微博]11家,包括了益豐大藥房、浙江濟民制藥、東興證券等企業;深交所[微博]中小板5家,其中,已過會一年多的木林森終獲批文;創業板8家,有眾多明星股東的浙江唐德影視在列。證監會表示,這24家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于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期,并陸續刊登招股說明書。
有分析人士指出,受財報到期以及春節因素的雙重影響,證監會“破例”在一個月內下發兩次批文,且發行數量有所增加,這符合證監會主席肖鋼此前強調的“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
在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林怡仲看來,2014年IPO重啟之后,雖然IPO排隊企業多達數百家,但由于監管層為了貫徹新“國九條”以及在長期的市場化改革和短期的市場承受力中取舍等原因,最終批準的IPO企業并不多。不過在2015年將出現新的變化,新常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利好的宏觀經濟政策、滬港通的推出以及漸行漸近的注冊制,新股發行節奏料將有所加快,每批數量也將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IPO批文下發數量的增加,發審會的審核進程也在加快。
僅1月30日,證監會就審核了6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且全部“合格”,包括了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龍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根據安排,下周三,主板發審委還將審核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截至1月30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21家,其中,已過會27家,未過會594家。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