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部分業主拒交物業費 寶龍國際社區物業撤離

    2015-02-16 14:56:00
    來源:信網
    作者:高鵬
    責任編輯:尺素

    物業停止服務的通知

    物業停止服務的通知

    部分業主拒交物業費導致物業撤離

    據了解,寶龍國際社區是由寶龍房地產開發建設,并由自有物業寶龍物業負責小區日常工作。據物業工作人員介紹,“自2012年入住該小區后,寶龍物業一直按照每平米1.2元的價格收取物業費,電梯執行每平米0.4元。之前,業主們一直按時交納,直到2014年部分業主開始拒絕交納物業費。”

    張先生告訴記者,“差不多2014年開始,一部分業主認為物業費過高,就找物業交涉。在經過協商后,物業在價格上適當做出了讓步,但是還是沒能達到這部分業主的要求,很多人就開始拒交物業費。物業由于收不到物業費,最終在2月13日正式停止了物業服務,現在小區里垃圾無人打掃,到處都是。”

    記者隨后致電小區物業辦公室。一位接電話的郝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物業確實已經撤走了,我是留下來值班的,而且保安也還在。”關于部分業主拒交物業費一事,郝先生表示,“ 2014年之前,大家還都正常繳納物業費,到了2014年,部分業主認為物業費過高,開始拒絕交費。他們認為小區物業應該按照每平米0.3元來收取,這不是開玩笑嗎。本來物業費每平米1.2元就已經是最低標準了,物業也只能維持基本的運營,這兩年都處于虧損的狀態。”

    郝先生還提到了一件事,“其實,這里邊有些業主認為房屋質量有問題,所以拒絕交費??墒欠课葙|量問題,你可以找開發商解決呀,與物業有什么關系?,F在這些業主正在協商打算自己組織物業,如果真那樣的話,我們就撤離,并給已經交納費用的業主退費。要是業主還讓我們干的話,希望這些業主交上物業費,我們也會繼續為業主服務。”

    及時交納物業費的業主也無法享受到服務

    據了解,目前該小區拒交物業費的業主只是一部分,很多業主已經按時交了物業費,但是也已經無法享受到物業服務了。張先生表示,“我是一直按時足額繳納物業費的,這樣的衛生狀況,對于我們這些按時繳費的業主是不公平的。”

    而物業郝先生表示很為難,“因為一部分業主拒交物業費而停止整個小區的物業服務確實不應該,但是我們也沒辦法。”記者來到物業辦公室時,門口有幾位業主正在跟郝先生談論這件事。大家覺得因為一部分業主不交費而影響整個小區讓人很氣憤,都把矛頭指向拒交物業費的業主。

    目前,部分業主開始倡議“寶龍國際社區業主自治”,倡議集資,自己清運垃圾。其實大部分業主還是認可由寶龍物業來負責小區日常衛生和保衛工作,“已經交了物業費的業主怎么可能再參與集資呢?而且目前的物業費大家還是認可的。”而物業方面正在觀望,希望在部分業主交納物業費后恢復正常的物業工作。

    物業辦:建議業主盡快成立業主委員會

    隨后,記者就此事聯系到李滄區物業管理辦公室。一位曲女士告訴記者,“這件事我們知道,已經很長時間了,寶龍國際社區的業主向我們反映過,但是由于這里邊問題比較復雜,所以到現在也沒有解決。”

    曲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寶龍國際社區部分業主拒交物業費的前因后果,“按照相關規定,開發商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由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物價局對小區整體環境進行評測,然后物價局根據評測結果對小區物業進行定價。小區對物業管理進行公開招標,決定使用哪家物業公司的服務,并簽訂合同。而寶龍國際社區預售時并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評測和定價,直到交房時,寶龍物業突然公布了每平米1.2元的物業收費標準,很多業主認為收費過高,就到處投訴,由于事情鬧得挺大,而寶龍物業資質也不夠正規,物價局就沒有對寶龍國際社區的物業進行定價。”

    據曲女士介紹,“寶龍物業選擇在春節臨近的時候停止物業服務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但是寶龍國際社區物業與業主之間沒有簽訂合同,所以對物業并沒有約束力。”

    那么雙方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下,事情該如何解決呢?曲女士認為,“就這件事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業主們趕緊協商成立自己的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權利決定本小區的物業公司,如果繼續使用寶龍物業,那么業主委員會可以與寶龍物業簽訂合同,如果說要更換物業,也可以進行公開的招標重新聘用物業公司。”

    文/圖 信報全媒體記者 高鵬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