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臨沂兩歲娃去世捐腎 青島8歲女童獲新生

    2015-02-26 09:31:42
    來源:信網-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每皮
    389×462

    “大年初四做完的手術,現在孩子還在監護室,這是我們家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市民董女士告訴記者,她8歲的寶貝女兒蕊蕊(化名)去年查出腎衰竭,不到1年的時間就花了40多萬元,今年春節他們終于等來了腎源,并成功進行手術。據了解,捐腎者是一個來自臨沂的兩歲孩子,其寶貴腎臟分別移植給了蕊蕊和另一名26歲的腎衰竭患者,給他們帶來了生的希望。

    女童腎衰竭換腎才能活

    家住青西新區的董女士和丈夫季先生都是當地一所小學的老師,他們的女兒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但是從2014年4月起,孩子總是反復感冒,董女士帶她去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患的是尿毒癥。聽到這個消息,一家人被嚇傻了。

    董女士和丈夫帶著孩子奔波于北京、上海以及青島本地的大醫院,得到的結果都是病情已經嚴重到了腎衰竭的程度。據青大附院腎移植科主任董震介紹,目前中國腎源的需求量大概是30:1,有很多人等好幾年都等不到合適的腎源。

    誰能想象不斷的透析治療對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有多么痛苦?季先生告訴記者,一天有14個小時孩子都要做透析。“因為她年齡小管子又特別粗,扎進體內時經常疼得哭。”董女士說,每天孩子都要吃大把大把的藥物,多達十七八次。

    一個電話帶來生的希望

    “有一次孩子在家看到樓下有遛狗的,她就找了一根繩子,一頭套在自己身上,另一頭遞給我,讓我牽著她出去玩。我知道她是羨慕小狗能在外面自由玩耍,可因為孩子缺乏免疫力只能待在屋里,當時我就忍不住哭了,孩子立馬安慰我說,以后再也不提出去玩的事了,好好在家治病不讓我們擔心。”季先生說,即使砸鍋賣鐵也要為孩子治好病。

    2月21日晚上,醫院的一個電話讓季先生一家看到了希望:醫院稱適合孩子的腎源找到了!次日就可以進行手術。“當時聽到著這個消息,我們都不敢相信,急忙來到醫院,心里又激動又害怕,畢竟這是個大手術而且風險非常高,但是又覺得女兒是幸運的。”董女士說。

    “從得病到等腎移植這10個月,我們已經花了40多萬了。”記者了解到,為了給孩子治病,董女士和丈夫從單位請了長假,把房子也賣了。兩人所在的學校也給予他們很大的支持,過年時領導同事也來看望并給他們捐款。

    捐腎者是個兩歲的孩子

    據為蕊蕊進行手術的醫生董震介紹,捐腎的是一個只有兩歲的臨沂兒童,因為先天性腦積水不幸去世,孩子父母為了讓孩子不白來這個世界走一趟,同時為社會做貢獻,決心將孩子的兩個腎捐出來。“經過器官移植平臺分配,這兩只珍貴的腎被分配到了我們醫院,一個移植給了蕊蕊,另一個移植給了一個26歲的尿毒癥患者。”董震說。

    “兒童腎臟移植手術難度非常大,因為捐贈腎臟的兒童只有兩歲,腎臟只有6厘米長,動脈直徑也只有兩毫米,對移植手術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董震告訴記者,捐贈腎臟是22日中午從臨沂的醫院取得,3個小時左右運到青大附院黃島院區,董震和其他醫生當天晚上8點就開始手術,一直到12點,才做完了蕊蕊的手術。這也是青島市年齡最小的腎移植病例。

    若恢復好一年后就能上學

    “雖然手術成功了,但蕊蕊目前還沒有度過危險期,因為移植器官最大的威脅就是排斥反應,而且術后沒有免疫力,半年內不能出門。”董震告訴記者,如果恢復得好,一年之后蕊蕊就可以繼續上學了。

    記者了解到,按照國際慣例,為避免日后各種糾紛,器官捐獻對供患雙方捐獻的信息實行“雙盲”制度,目前董女士無法獲得更多的捐助者信息。但當她得知捐獻者是一位2歲的小志愿者時,再也忍不住淚水哭了起來:“我們全家都感謝這位小志愿者,也非常感謝他的爸媽!” 文/圖

    萊西26歲小伙3年等來腎源

    據了解,另外一個受捐者是萊西的26歲小伙子小孫。2011年小孫從淄博一所大學畢業后就回家了,在一次干農活的時候,發現渾身沒勁,連80多斤的袋子都搬不動。到了2012年4月份,小孫渾身水腫了,到醫院一查發現患了尿毒癥。“當時對家里所有人打擊都挺大的。”小孫的父親說,在萊西當地的醫院治療了兩個月,后來又去了濰坊,醫生說如果不進行移植的話只能撐五六年。

    在青大附院登記之后,小孫就一邊做透析一邊等待腎源,一等就等了近3年。21日晚上得知兒子有了腎源,小孫的父親很高興,他和家人四處借錢籌款,在手術費還沒有湊齊的情況下,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先實施了手術。

    為蕊蕊進行完手術后,醫生們又“馬不停蹄”地為小孫進行腎移植手術,一直到凌晨6點,經過10個小時的手術,才將兩顆腎全部成功移植給兩位病人。醫生們憑借著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將兩個移植手術都做得非常成功。

    ■鏈接

    青島大器官捐獻5年已有88個

    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從2010年開始截至目前總器官捐獻已達31例,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數量均為全省第一。2014年度青島發展志愿者367人,實現遺體捐獻62例,角膜捐獻80例,器官捐獻24例,大器官68個,同比增加500%;而2010年至今全島城遺體捐獻482例,角膜捐獻176例,器官捐獻31例,捐獻大器官88個,完成志愿者登記2968例。

    “我們醫院還有200多名患者在等待腎臟。”青大附院腎臟移植科主任董震說,死亡捐獻的器官是最優的選擇,實在不足的情況下,患者只能選擇親屬捐獻活體器官。僅有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可以向親屬捐獻活體器官。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