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陽氣生發,肝臟在春季承擔著更多調節機體平衡的工作,中醫認為春季養生應以養肝為先??墒菍τ谑朝熝a肝,不少人存在認識誤區,對此,專家提醒大家 ,養肝別入食療誤區,食療補肝,吃對了才有用 。
謠言1養肝忌食“發物”
有人說春季養肝忌食“發物”,不少肝病患者因為深信“發物”之說,不敢吃雞、鴨、魚 、牛、羊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甚至在住院期間經醫生反復勸說才勉勉強強 、戰戰兢兢地吃一點 。許多患者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結果導致身體因缺乏營養而免疫力差,導致低蛋白血癥而出現腹水。
“‘發物’是中醫的說法,對肝病患者,忌諱‘發物’在某種意義上無異于災難。”市南區人民醫院中醫內科專家于功浩表示,從中醫學的角度講,“發物”是指辛辣燥熱刺激、肥甘厚味及低級海產生物等一類食物,“發物”的種類繁多,如雞、鴨、魚、牛、羊、狗肉等都屬“發物”。西醫認為,“發物”主要是指容易導致過敏性疾病的食物,如高蛋白的食物,牛奶、雞蛋、魚蝦等。
“因為肝病患者本身合成蛋白質的能力就受到限制,長期得不到外援,對病情非常不利。”于主任說,如果人體長期不攝入雞、鴨、魚 、牛、羊、狗肉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攝入量過少,再加上肝病患者自身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是下降的,這些因素容易導致患者低蛋白血癥、腹水、貧血等發生或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肝病患者無論哪個季節的膳食原則都應該是高蛋白 、高維生素、充足熱量的均衡膳食,除非患者發生肝性腦病時才需低蛋白飲食,這些“發物”就不能吃了。因此,一般肝病患者宜抓住春季養肝好時機,合理飲食,調養身體五臟,對這些“發物”有個量的觀念,不多吃也不少吃,一般狀況可每日二兩精瘦肉。
謠言2“增甘少酸”就是多吃甜少吃酸?
春季養肝中醫有“增甘少酸”的說法,有些人因此不敢喝蜂蜜檸檬水了,也不大敢吃醋了。對此,于主任表示,對中醫的“增甘少酸”應有正確的理解。
“其實蜂蜜檸檬水很適合肝病患者春季飲用。”于主任介紹,蜂蜜的性味歸經:平,甘,歸脾、肺、大腸經,很適合春季飲用;檸檬的性味歸經:微寒,酸,歸胃、肝、肺。兩者組合,檸檬蜂蜜水很適合肝病患者春季適量飲用。醋的性味歸經:平,酸甘,歸胃、肝經,例如糖醋豬骨對急、慢性肝炎還有食療作用,并且醋能防腐殺菌,很適合肝病患者春季適量食用。
于主任解釋,宋代養生學家陳直在《養老奉親書》中指出:“春,肝氣旺,肝屬木,其味酸,木能勝土,土屬脾、主甘,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看似簡單的“增甘少酸”,實際上包含著中醫五味、五臟、五行乃至“生氣通天”的深刻含義。春季為萬物生發之時,在五行中屬木。而五臟之中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正應春季陽氣生發、生機盎然、草木條達之象,所以肝屬木、主春季。一般來說,五臟氣血在本臟所主的季節最為旺盛,春季肝之氣血旺盛,木旺克土,肝氣過旺就會直接損害屬土的脾,此時養生需抑肝補脾。而要抑制過旺的肝氣卻又不能使它受損,最佳途徑就是進行飲食調理,這就與五味有了關系。飲食中的五味各入五臟,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腎。
◎相關鏈接養肝多吃青色食物
“清淡、青色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于肝臟。”于主任說,暮春氣溫日漸升高,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既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又可以防治肝病。多吃時令果蔬,多喝鮮榨果蔬汁。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魚大肉 、油炸的食物,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劑的罐裝食品,被黃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如人干的活多了,就會被累倒,肝也是一樣,也會出問題。養肝血的食品首選的食物為谷類,其次為桂圓、栗子、紅棗、核桃;蔬菜有綠豆芽、黃豆芽、菠菜、芹菜、萵筍、香椿、香菜、春筍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養肝應少吃辛辣食物。”于主任表示,簡單地說,辛辣的意思是尖銳而強烈,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均有辛味,屬辛物,這些食物是富含“營養素”的調味品,需適量食用,才能“更營養、更調味”,尤其是北方的春天,風多雨少,氣候干燥,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再加上天氣變化反復無常,人們的飲食和穿衣還不能完全適應變化,加上工作緊張,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當人體出現口腔潰瘍、牙齦咽喉腫痛、嘴唇干裂、鼻腔熱烘火辣、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發黃等情況時,更不宜多吃這些辛辣食物。本版撰 文/記者 董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