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陸振華——我愛之人皆像你
按照《情》之說法,陸振華在九一八事變后舉家遷往上海的法租界內。只帶了八姨太傅文佩和九姨太雪姨,當然還有李副官一家。
筆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連孫傳芳,吳佩孚這樣幾次被打敗的軍閥,都能夠有十幾萬至少幾萬的殘部留存。九一八事變后,就算陸振華一敗涂地,也不可能一丁點兒軍隊都不剩下來!軍隊可是一個軍閥的命脈。這是陸振華身上最大的謎題。同時,消失的前面七房姨太不至于無法帶到上海。這七朵金花流浪于天涯何方,又是另一個懸案。
問題先擺出來,我們先從陸振華的子女年齡入手。
而按照《煙》之描述,故事開始時依萍20歲,如萍24歲,爾豪自然比如萍大。【其實,她的大兒子尓豪比我還要大5歲呢!】,據此,尓豪25歲。《煙》之第一章說依萍還有個姐姐心萍十七歲死于肺病,【心萍死的那一年,我(依萍)才只有十歲】,由此判斷如果心萍不死,她應該在故事一開始是27歲。夢萍明說十七歲,爾杰比她小七歲是十歲。
綜上,根據九一八事變之1931年的時間節點,故事發生在此5年后,也就是1936年。我們可以準確推算出陸家二代的出生時間。如果不算爾杰這老來子(實際上他也不是陸振華的孩子,書里劇里都很清楚是雪姨和姘頭魏光雄的私生子),以如萍的24歲為平均年齡,那么年輕一代主人公的出生年齡都應該是1912年前后,清帝溥儀遜位前。
那么,有讀者可能要問,這樣事無巨細的乾嘉考據到底有什么意義?
當然有,因為上面的推斷至少說明了陸振華作為一個前軍閥,至少是在晚清的時候勢力就已經崛起,否則無法強行下聘禮取傅文佩和高價把雪姨從戲班里贖身(強行下聘禮和贖身在《煙》中有明說,不再列出),華麗麗的取了九房姨太!這個線索為我們對陸振華身份的起地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我們再看陸在《煙》中的一段自述:
【稍微大了些,我給一個大將軍做拉馬的馬夫,大將軍才教我念一點書,大將軍有個女兒……】
【許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是她父親的馬童!她也經常騎馬……日子久了,我們都逐漸長大,她偷偷的教我念書,我偷偷地親吻她……她的父親發現了,把我鞭打一頓,趕我走!叫我‘打下了天下’再來娶她……十五年之后,我帶著軍隊回去,她已經嫁給別人了!】
【我以為她會等我,但她沒有等我,我帶著軍隊回去,把她搜了出來,她含淚說,她敵不過她的父母,只有嫁了!就在我搜她出來的那天晚上,她投了井……】
【有了權勢之后,我收集長得稍微有一點像她的女人,就像收集郵票一樣:眉毛,眼睛,鼻子,臉龐,只要有一分像她,我就娶進來?!?/p>
【人,有的時候也會做糊涂事,我真的不知道以前是怎么看上雪琴的,會花上一大筆錢,吧她從那個破戲班里挖出來……就是因為她有那么兩道眉毛,和尖尖的小下巴,簡直像透了……】
以上幾段原文是在《煙雨蒙蒙》的最后幾章,陸振華臨死時斷斷續續對依萍說的。它們勾勒了陸振華發家的軌跡:早年跟著一個將軍。也解釋了為何娶了九太太:集郵一樣的找大將軍女兒的替代品。甚至因為那位將軍的女兒小名萍萍,他給自己所有的女兒取名X萍。只因一段舊情,從此陸振華所愛之人都長一個樣兒!也是因為雪姨長得最像,所以深受寵愛。如此癡情的地步,近乎癲狂。再說老爺子花心就不公道啦!
有讀者可能要問了,哪個將軍的女兒這么漂亮?按照我們在這一單元前的基礎分析,陸振華的勢力崛起在清末。他被趕出將軍家十五年后,發現將軍之女萍萍嫁人,一怒之下才娶了九太太。按照八姨太傅文佩的大女兒心萍活到故事開始的1936年是27歲(此女因肺病在17歲掛掉),那么陸振華娶八姨太的時間是1909年。如果前面的八太太按最快的速度一年內娶進門,將軍之女萍萍的死亡時間也應該早于1908年。如此,我們不難推出陸振華離開將軍府的時間應該早于1908減去15,亦即1893年,也就是RMB上顯示的我朝太祖在韶山出生的那一年。
1893年除了是筆者誕辰前一百周年紀念和我朝太祖誕辰外,對于《情》之研究,究竟有何重要意義?很簡單,在1893年這樣一個晚清時期,陸振華所在的東三省,可就只有三種將軍:盛京將軍駐守沈陽,吉林將軍駐守吉林,黑龍江將軍駐守齊齊哈爾。東北的讀者應該比較清楚。
順藤摸瓜,筆者翻查了1893年前后所有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的任職人員。發現盛京將軍增祺應該是陸振華年少時投靠的將軍之不二人選。
增祺,字瑞堂,伊拉里氏,滿洲鑲白旗人,曾任齊齊哈爾副都統,后任盛京將軍。說起此人,就連讀者也不甚了解感冒。不過他人生中的一大亮點就是曾在自己任內收編了張作霖。
目前所有關于張作霖被增祺招撫的統一說法都認為是張作霖精心設計,綁架了增祺將軍的三夫人,然后送回增祺府上,博得好感,成功被招安。卻往往忽略了招撫的細節,那就是,張作霖為何偏偏愿意被增祺招安?
行文至此,根據陸振華的自述,1893年前后東北形勢,張作霖被增祺招安的史實,種種證據都在向我們明示——陸振華就是幼年被增祺收容,喜歡其女兒萍萍,握有重兵后甘心被恩人招安的東北王——張作霖!
如此一來,我們總算明白陸振華為何一兵一卒都不敢從東北帶到上海的苦衷了。由于堅決不出賣東北,得罪了日本人,張作霖逃命都來不及,哪里還敢帶兵南逃?
可有讀者要問了,不對,不對,張作霖早在1928年就被日本人派川島芳子在皇姑屯段的鐵路上給炸死了啊,怎么又南逃到上海,改名換姓做了“陸振華”?雖然陸振華是張作霖的說法有相當依據,可是讓一個人死而復生,不就是胡說了嗎?筆者說這沒問題啊,張作霖不是“炸死”而是“詐死”。
人還能夠“詐死”?張作霖又不是慕容復他爸。如果讀者要問我還有沒有證據?我但還有的。瓊瑤奶奶草蛇灰線,伏延千里。《情》中的謎題遠遠不止陸振華一個,你應該猜到了,我們還沒有講雪姨。請跟我進入下一個單元。
五.雪姨——舊時王謝堂前燕
小時候看《情》,覺得有兩個情節最是酸爽:一個看騷浪賤夢萍被輪。二是陸振華得知雪姨偷人后扼她脖子。
現在想想,可能這兩母女確實積累了不少觀眾的怨氣,這種怨氣需要發泄,發泄完了就很爽,觀眾就覺得很好看。毫無疑問,這種情節就是電視劇的XX,時不時戳一下,觀眾很受用。
雪姨之語言風格和罵人時候的遣詞造句,拿捏得當,句句犀利,詞詞見血,堪為《情》中最出彩人物,幾乎和容嬤嬤在《還》中的地位是一樣的。像“傅文佩,你有膽子偷男人,沒膽子開門!”和“陸振華三妻四妾我雪姨管什么三從四德?”這樣振聾發聵的言論簡直賦予了這部作品更多女權主義的色彩!
去年我們在“《還珠格格》中的終極大BOSS”中分析容嬤嬤是美國巴旦木的受害者詐死的安陵容。其實,雪姨可能因為個性太突出,客觀上掩蓋了她身上的諸多疑點。就像《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因為嘴巴太零碎,反而讓人忽略一些曹公想借其口表達的一些話。
雪姨在陸家宅斗中敗給依萍的關鍵戰役,就是無意中把自己和姘頭魏光雄的奸情親口說出。但是這段奸情,從頭至尾都顯得那么吊詭。先看兩段原文:
【司機座上,是個瘦瘦的中年男人,在這個男人旁邊,卻赫然是濃妝艷抹的雪姨……雪姨把頭傾向他,正在敘說著什么,看樣子什么親密……】
【我呆住了,望著爾杰奔向后面的瘦小的身子,我努力搜索著另一張臉的記憶,瘦削的臉,短下巴,是嗎?真是這樣嗎?我真不敢相信我所猜測的!】
【我記得爸爸曾經夸過口:“我陸振華的孩子一定個個漂亮!”這句話倒是真的,我記憶中的兄弟姐妹,不論哪一個“母親”生的,倒都是個個漂亮。】
【兄弟里該以五哥爾康最漂亮,現在在美國……】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陸振華的前面七房姨太太也是生了孩子的。按照我們之前的分析,如果承認陸振華就是皇姑屯事件中死里逃生的張作霖。那么這個大美女依萍眼中的兄弟中最漂亮的爾康,應該正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帥張學良!
依舊回到雪姨和魏光雄之奸情的疑點,陸振華明確知道自己的孩子個個漂亮,連依萍這樣的小姑娘都一眼看出來,那個“短下巴”的爾杰是別人的種,就好比鶴群里跑出一只山雞,陸振華難道真的絲毫沒有察覺?這也真是瞎眼得不可思議。想想別人《風聲》里的王寶強都可以“聽”出孩子不是自己的(當然了,別人有特異功能,可爾杰這個事情是不需要特異功能的),堂堂東北王也真是浪得虛名。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做一下簡單加減法,爾杰的出生時間,亦即雪姨和魏光雄的偷腥時間,也不難得到。爾杰,前面我們說了在1936年是十歲,也就是出生在1926年!這個時間點川島芳子還沒有炸皇姑屯,九一八事變也還遠,況且正是張作霖在東北如日中天的時候。這一年,張作霖北京會見吳佩孚,孫傳芳北上依附。第二年,張作霖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登上政治生涯的頂峰!
有讀者可能會說,就是因為他此時權勢很盛,所以沒空管雪姨嘛!如果是這樣,魏光雄既然在東北就和雪姨好上了,露水夫妻有什么恩情?非要一路從東北追到上海再續前緣?
魏光雄的身份,是個倒賣軍火的軍火商,后來的結局是被抓起來判了十五年的刑。(根據《煙》的結果)筆者冥思苦想都想不通雪姨是怎么和一個軍火商勾搭上的?在1926年,張作霖守衛森嚴的府邸上,不要說紅杏出墻,可能你眼睛多瞟一眼雪姨都有可能被挖掉眼珠子,這魏光雄膽子大得不一般。
更詭譎的是,每次雪姨出去會情郎的借口是打牌,打牌最多打個半天一上午,除去路上的時間,難道雪姨就是沉淪肉欲中不能自拔?這既小看了雪姨,也辱沒了瓊瑤的筆力。
真正暴露雪姨重要身份的事件無疑是《情》最后的“小黑屋之囚”。殺人無數的陸振華,竟然沒有忍心殺雪姨!如果說前面的視而不見都可以認為是陸對雪的姑息縱容,那么最后雪姨親口說出奸情,大罵陸振華,是個男人都再也不能忍了。可陸振華幾次拿槍,幾次都放了回去。如果這樣能忍,那怎么不干脆放雪姨出去一個人生活?囚禁的方式耐人尋味。
我們應該這樣分析:他不忍心殺雪姨,也不能放她走。
他不忍心殺雪姨,如果說念著舊情也說得過去,打死不放雪姨走,卻是因為陸振華很清楚——雪姨一放走,上海在金山衛不設防的消息就泄了!
事實也果真如此,雪姨一逃走,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登陸,《情》的故事也接近尾聲了。
有讀者可能認為雪姨逃走和八一三事變沒有客觀聯系啊,總不能說我昨天放了個屁,今天吹了臺風,就此認為我一放屁就吹臺風吧?
當然,事物的聯系自有其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我們只有發現然后加以利用。雪姨的逃走的疑點在于得到了魏光雄的幫助,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魏光雄如果那么深愛雪姨,為什么不早叫雪姨帶上爾杰和自己一起走?
至此,雪姨身上的疑點在于他跟著陸振華既不圖錢也不圖權,圖錢魏光雄不窮,圖權陸振華也沒有。那么,她圖謀的還真只有陸振華身上的情報!
陸振華離開東北雖然不帶一兵一卒,可卻把江山托付給了張學良,自己在上海暗中遙控。這也解釋了何以張學良年紀輕輕,就可以帶好老爸留下的東北軍,1928年發電支持蔣介石,以及西安事變逼蔣抗日這一系列政治事件中超越年齡的成熟。
如果雪姨真是“八一三”事變的始作俑者,那么毫無疑問她搶了東亞魔女,日本第一間諜,肅親王善耆的女兒——川島芳子的風頭!因為這件事在正史上是川島芳子干的。
那么,我們是不是就此認為雪姨就是川島芳子呢?這樣下結論,失之于簡單武斷,我們只能斷定雪姨和川島芳子有著某種隱秘的聯系。
重要的是,川島芳子不可能會分身術,同時伺候老爺子和到日本軍部報告。但魏光雄的身份就浮出水面了,結合他從東北來到上海,和雪姨經常借助打麻將的借口交換情報,他應該是個偽滿洲國的漢奸。
行文至此,有讀者可能會覺得這一單元的分析陷入了死結,其實不然。瓊瑤奶奶,草蛇灰線,伏延千里。我們還能不能進一步挖掘雪姨的身份線索?筆者說可以,別忘了我們還有“陸振華皇姑屯死里逃生”和“前七位姨太失蹤”的兩個謎題沒有解決。
從皇姑屯事件來看,川島芳子要炸張作霖是日本絕對高層的計劃,可能就只有天皇和內閣清楚,陸振華死里逃生絕無可能。但劇情的發展是他成功“詐死”,騙過了川島芳子。有極大可能知道皇姑屯計劃的除了天皇,內閣,和川島芳子本人外,還有什么和川島芳子有著隱秘聯系的人肯把這個天大的人情賣給陸振華?
我們都忽略了關鍵人物肅親王善耆,川島芳子生父,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愛惜人才,曾放了生死邊緣的汪精衛一命,發起滿XX立運動,皆告失敗。川島芳子正是他復興清朝的一顆棋子,他在清末民初為了復國大業,狠心將眾多子女該送的送,以圖再起。(三十八個子女,男二十一,女十七,除了三個兒子去了英德比,其余送去日本)川島芳子當時就被送給日本人川島浪速收養,終成東亞魔女!
我們都忽略了善耆有十七個女兒!
我們也忽略了雪姨為什么是九個姨太中最像盛京將軍增祺的女兒萍萍的人,因為只有愛新覺羅家族的近親關系,才會有高度相似。
我們還忽略了雪姨的名字,化姓一個王。
種種證據和分析都昭示:雪姨就是把皇姑屯消息透給陸振華的和川島芳子有隱秘聯系之人——雪姨當是川島芳子之胞姐!
(按照《煙》的說法,雪姨四十六七歲,加上生養了尓豪,如萍,年齡上大川島芳子十五歲左右。因為涉及一些尚在人世的愛新覺羅善耆一脈,雪姨之具體名字不再明寫,隱私至上)
至此,陸振華在緊要關頭得到雪姨的消息(這無疑是對家族的背叛),成功跳下火車,死里逃生。而那七房姨太太由于時間不及,在皇姑屯成了政治犧牲品。陸振華應該早就察覺雪姨的背叛,只是顧念其救命之恩,最后囚而不殺,釀成八一三慘禍。
此單元名為“舊時王謝堂前燕”,很多人都知道下一句。對于雪姨和川島芳子這類人來說,作為滿清皇族,她們借助日本人要復興滿人,可代價卻是出賣中華名族的利益,孰輕孰重,單站在人性的角度,很難掂量清楚。
而對于舊軍閥陸振華來說,寧肯躲在上海也不出賣國權,倒顯得既窩囊又可敬。聰慧如可云者,知道豪門似海,能夠幡然醒悟走出困頓,繼續生活,結局自然比《雷雨》中的四鳳好很多。涵養之雅如傅文佩,早十年前就知道了雪姨的奸情,卻不說破,甘受小人的排擠打壓,終能等到夕陽紅。木訥溫柔如陸如萍者,任是無情也動人,有個甘愿為自己赴湯蹈火的杜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心懷怨憤如依萍者,歷經坎坷,方知報仇無謂,真情可貴。火車站,千萬人之中看見唯一想見之人,人性的堅冰消融殆盡。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