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食品與化學毒性》雜志上,發表了比利時學者總結的去除農殘的研究綜述。他們發現:焯水、去皮、油炸、清洗(結合其他處理)是最有效的幾種途徑。
其中油炸平均可以去除90%,焯水則接近80%。不過考慮到多數蔬菜水果并不適合油炸,而油炸本身會帶來高脂肪高熱量,以及破壞其他營養成分,并不是一種好的選擇。而焯水,即放到開水中燙一下就撈出來,高效而對營養成分的破壞比較小,對于很多蔬菜來說更加可行。有意思的是,如果長時間煮,則對農藥的去除效率會明顯下降,這有可能是經過長時間的加熱,蔬菜細胞被破壞了,到了水中的農藥又可能進入到蔬菜中。
清洗是研究得最多的方式。美國康涅狄格州政府的一個部門曾經進行過一項規模比較大的清洗去農殘的研究。他們選取了28批次的生菜、草莓等果蔬,分別檢測清洗前后幾種常見農藥的含量變化。他們使用了自來水、洗滌靈以及4種專門的“果蔬清洗劑”。結果發現,每種方法都能顯著降低農藥殘留,但是這些專門的果蔬清洗劑與清水沒有區別。他們還發現,這些農藥是否容易被洗掉,跟它們的溶解性關系很小,主要是被清洗時的機械運動所去除的。所以,他們的建議是:在自來水下沖洗30秒以上,伴隨搓洗。清洗能夠去除表面的農藥,但是對于滲入皮內的就無能為力。一般而言,滲入的部分主要分布在表皮內,所以去皮是很有效的手段。綜上所述,去除果蔬農殘的三板斧是:焯水、去皮、烹飪。如果依然擔心,果蔬盡量多樣化也會有幫助。 據《生命時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