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請小心掏耳 過量掏耳容易引發耳道腫瘤

    2015-04-10 10:25:24
    來源:39健康網
    責任編輯:夜樓

    挖耳勺、發卡掏耳 當心損耳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干凈,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

    有的人耳朵癢了,常常挖耳勺、用發卡、火柴棍兒等掏耳朵,其實這樣做有很多害處。

    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常掏耳易誘發乳頭狀瘤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我國自從廢除理發師用剃頭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耳屎是用來保護耳朵的?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或“耳蟬”,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這種物質有的遇空氣干燥后呈薄片狀,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時“藏”在外耳道內,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

    怎樣掏耳朵?

    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狀耵聹,會隨運動時的震動和下頜運動自行排出,大塊硬結的耵聹,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千萬別自己掏。如果真的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簽輕輕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