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寶寶沒有安全感? 這三句話千萬不要說

    2015-04-10 13:19:24
    來源:搜狐母嬰
    責任編輯:夜樓
    \

    三歲以前是培養寶寶安全感的重要時期,三歲前和孩子互動最多的人非媽媽莫屬了。雖然很多媽媽越來越重視寶寶安全感的建立,但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說著破壞寶寶安全感的話。

    下面這三句話想必都是媽媽們耳熟能詳的,如果你也經常對寶寶這樣說話,就要及時反省一下了,別等到寶寶大了,再后悔自己對寶寶安全感的傷害,到那會兒就追悔莫及了。

    \

    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寶寶在飯桌上不肯好好吃飯,媽媽教訓了她兩句,寶寶故意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媽媽拍了她兩下,寶寶放聲大哭,媽媽大聲呵斥寶寶:“你再哭,媽媽不要你了!”

    幼兒對成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往往是通過對成人面部表情和外部行為的認知去感受成人的情緒,而對成人一些復雜的內心體驗難以理解,他們會把爸爸媽媽的離開,當成是真的離開。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假裝遺棄孩子的招數,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很大傷害,大大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幼兒時期,孩子對父母的強烈依戀關系會讓他們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裝遺棄孩子,那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極大的傷害。依戀關系遭到破壞的兒童,均會出現行為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等表現。

    \

    你是媽媽從垃圾桶里撿來的

    寶寶問媽媽:“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呀?”媽媽正在忙,沒空跟小寶寶慢慢解釋,便隨口就說:“你是媽媽從垃圾桶里撿來的。”原來,媽媽小時候,媽媽的媽媽也是這么跟她說的。寶寶聽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聲不吭。

    兒童到了一定年齡便會提出“我從哪里來的”之類的問題。長期以來,“你是撿來的”幾乎成了家長們的“統一答案”。事實上這樣的回答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使得親子關系產生隔閡,部分孩子因為得到了這樣的答案而整天悶悶不樂。孩子的提問反映出其漸漸長大,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也開始對生命的起源產生好奇,父母應該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

    再不聽話,我揍你

    超市里,寶寶不停地要這要那,爸爸不同意,寶寶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爸爸覺得很沒面子,便揚起手來嚇唬寶寶:“再不聽話,我揍你!”寶寶不但沒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厲害。

    有時候,孩子的表現確實令父母很生氣,氣憤至極的父母經常在動手前警告:再不聽話,我要打人了。這一類空洞的話,只會降低父母的威信,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恐嚇不利于孩子塑造良好的個人品質,反而會使孩子形成膽小、怯懦、軟弱的性格。

    安全感不足的寶寶是這樣:過分黏人、嚴重分離焦慮、膽小、怯懦、畏縮、不喜歡嘗試和探索、過分拘謹……

    如果你家寶寶也有安全感不足方面的表現,媽媽就要從多方面注意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人人都需要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更是如此,安全感對孩子日后成長及發育都有著重大影響,必須從小開始用心培養。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