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開車是很危險的,對酒駕的處罰也是很嚴厲的,馬上就到了五一勞動節了,節日期間,難免會少不了各種應酬,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那么問題來了:喝酒后,到底多久才能駕車?
喝多少酒達到酒駕標準?酒后駕車是指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100毫升20毫克,并小于100毫升80毫克為酒后駕車,如大于100毫升80毫克為醉酒駕車。通常情況下,喝1瓶或2瓶啤酒、或一兩左右的12度紅酒、半兩50度左右的白酒,就能達到酒駕標準。
喝一瓶啤酒過多久能開車?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是有限度的,一般每小時僅能代謝10克至15克酒精。因此,喝一杯啤酒或半兩白酒,最好等到10個小時后再開車,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兩,最好在一天后再開車,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數更高、量更大,就要過更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因為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和很多因素有關系,每個人的酒精代謝速度又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或不同環境下的酒精代謝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酒精在人體中一般消散時間為10~20小時。有時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覺第二天一早沒什么事,但開車出門結果被查酒后駕駛就是這個原因。生理上是沒什么反應了,但酒精依然在體內沒排干凈,所以喝酒后10~20小時后再開車是比較科學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藥物中也含有酒精,在容易導致酒駕的藥物中,比較有名氣的應該是藿香正氣水了。此外,一些中成藥及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成分,如氫化可的松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另外,能清潔口腔、預防牙周炎和齲齒的醫用漱口水和口腔清新劑也含有酒精。因此,使用后應用清水反復漱口,待酒精成分蒸發后方可駕車。宗禾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