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山東省總決賽在煙臺二中舉行,來自全省的18支代表隊,共90名選手參加了角逐。膠州市初級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姜震同學,作為青島地區第一名的種子選手參賽,經過三輪激烈比拼,憑著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青島第一個參加全國總決賽的學生。據悉,月底姜震將與濟南和煙臺的其他四名選手一起,以山東代表隊隊員的身份參加“漢字聽寫大會”全國總決賽。
連過三關順利晉級
“姜震同學在賽場上沉著冷靜,表現突出。 ”據指導老師吳丕敏介紹,在第一輪90進45的兩人對抗賽中,姜震同學和另一名選手歷經18次近半個小時的艱苦較量,終于以“薄祚寒門”一詞成功勝出,創造了本次同題對抗賽歷時時間最長、答題最多、掌聲最熱烈的精彩紀錄。
第二輪45進15的三人對抗賽中,姜震同學憑借“披沙剖璞”一詞,輕松戰勝其他兩名對手,挺進決賽。第三輪比賽采用五題累加的方式,書寫正確數量多者獲勝。姜震同學作為第一組的一號選手上場,過五關斬六將,又在小組中拔得頭籌。最終經過層層選拔,獲得了入圍國家級比賽的資格。
月底代表省隊角逐
“本次漢字聽寫大賽采用淘汰制,競爭比較殘酷。選手不光要具備雄厚的實力,個人過硬的心理素質,又離不開團隊齊心協力的支持。”吳丕敏告訴記者,漢字聽寫大賽,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漢字手寫能力,更要考查他們對中國漢字的理解能力、對中國文化的領悟能力。準確聽寫的前提是正確的分析與理解,選手如果沒有對中國漢字的深刻理解,如果不熟悉中國傳統文化,即使聽清楚了,也不一定聽明白,不一定能寫出來。
吳丕敏說,姜震同學平常喜歡傳統文化,酷愛中國歷史,特別喜歡讀書,對漢字非常敏感,利用空閑時間把《字典》從頭到尾看了個遍。每次遇到生僻字喜歡查字典,平常不大愛看電視節目,要看就看《焦點訪談》。 5月13日,在青島賽區選拔賽中,以優異的成績喜獲第一名,令裁判員和全場參賽選手都很驚訝。這次姜震闖進“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也是島城首個順利晉級的少年。本月底,姜震同學將與濟南和煙臺的其他四名選手一起參加全國總決賽。
山東近百“漢字達人”爭奪總決賽入場券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電腦鍵盤或手機來輸入漢字,其漢字書寫能力逐步在蛻化,提筆忘字現象越來越嚴重,于是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中央電視臺針對電腦普及導致中國人漢字書寫能力下降這一“危機”,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國家級漢字聽寫推廣活動,旨在讓人感悟漢字的深厚智慧,弘揚中華傳統文明,向全社會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的意識,倡導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這是全國第一檔原創形態的漢字聽寫競賽電視節目,這次山東賽區的總決賽中,18支代表隊,90多名選手參與爭奪全國總決賽比賽資格。(記者 王漢峰 馬丙政 通訊員 莊錫高)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