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5年浙江高考高校招生:成績均相同的全部投檔

    2015-06-01 19:30:31
    來源:信網綜合
    責任編輯:每皮

    九、錄取

    34.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省高校招生委員會組織實施。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錄取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須集體研究決定。

    35.分類分批劃定并公布分數線、分批填報志愿、分批錄取。

    已被上一批次(包括各批提前錄取和單獨錄取)高校錄取的考生,不得再錄取。

    (一)錄取批次

    36.文理科錄取工作分三批進行,分別對應三個考試類別科目組。

    第一批為“985”、“211”高校和經批準列入該批的本科高校專業,對應一類考試科目;

    第二批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包括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的本科專業,對應二類考試科目;

    第三批為高職(???院校專業,對應三類考試科目。

    37.提前錄取的學校按規定分別安排到各批提前錄取。

    38.藝術類錄取分三批進行。

    第一批為31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院校、清華[微博]等13所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其他專業??己瓦M入“211工程”建設院校及經批準列入該批錄取的藝術類本科專業。

    第二批為專業省統考的藝術類本科專業。

    第三批為藝術類高職(???專業。

    體育類錄取分本、???高職)兩批進行。

    (二)分數線

    39.省高校招生委員會根據當年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成績,分類分批按一定比例劃定并公布最低控制分數線,其中藝術類按美術、廣電及其它類分別劃定文化最低控制分數線。

    40.第一次劃定文理科第一批、藝術和體育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并確定其他各批最低控制分數線劃線比例;后續其他各批最低控制分數線按照最接近確定比例的分數劃定。

    (三)志愿設置

    41.文理科第一至三批均設置平行志愿,各批的提前錄取院校為傳統志愿。

    42.藝術類第一批為傳統志愿,藝術類第二、三批和體育類的本、??婆鶠槠叫兄驹?。

    43.根據平行志愿錄取情況,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進行征求志愿。

    44.對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投檔錄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視情進行降分征求志愿。

    45.各批平行志愿(即平行一志愿,下同)、征求志愿(即平行二志愿,下同)以及降分征求志愿(即平行三志愿,下同)均設置A、B、C 、D、E 5個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文理科每所高校均設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藝術、體育類每所高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

    46.文理科各批提前錄取院校設5個院校傳統志愿和院校服從志愿;藝術各批提前錄取院校設2個院校傳統志愿,第一批設3個院校傳統志愿。每所高校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

    (四)志愿填報

    47.志愿實行網上填報,“浙江省教育考試網”為唯一填報志愿的網站,網址為:www.zjzs.net。

    48.考生需按選報的考試類別在相應批次填報志愿,考生未選報的類別只能參加對應批次征求志愿填報。

    49.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須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了解高校的各項具體要求和獎貸學金等方面的規定,根據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公布的招生計劃,按有關規定和學校的要求慎重填報學校、專業志愿。

    凡填報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茖I志愿的考生,應充分考慮經濟承受能力。

    50.文理科第一批和第一批的提前錄取院校、藝術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體育類本科、高職單考單招的院校同時填報志愿,網上填報時間為6月26日至6月27日。文理科第二批和藝術、體育類專科批同時填報志愿,文理科第三批單獨填報,具體網上填報時間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網上志愿填報后不進行現場確認。

    普通高校自主選拔合格考生以及高水平藝術團招生合格考生,今年起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在6月26日至6月27日與文理科第一批等填報同時進行,不再進行現場確認;已填報志愿但又放棄的考生,該批只能通過填報征求志愿參加錄取。

    51.各批視情征求志愿與降分征求志愿的填報時間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

    52.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網上填報時間截止后一律不得改動。考生務必保管好自己的密碼信息。因考生本人原因致使密碼信息外泄以及填報志愿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各級考試招生機構和中學要加強對考生填報志愿的政策解讀和技術指導工作。

    網上填報志愿具體辦法另行公布。

    (五)錄取

    53.錄取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的原則。

    54.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各高校采取遠程異地錄取方式開展錄取工作。錄取期間,高校和省教育考試院要保證相互通訊聯絡的暢通。

    55.實行“院校負責、省教育考試院監督”的錄取體制。高校應按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實施向高校投放合格生源電子檔案,并監督高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的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違背錄取規則的行為。對綜合素質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狀況符合相關專業培養要求、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并符合高校投檔要求的考生,由學校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忌浫∨c否及所錄專業由高校自行確定;對已投檔未被錄取考生的原因解釋由高校負責。

    56.錄取工作于7月上旬開始。

    57.平行志愿投檔辦法。

    按科類及考試類別,根據考生總分(文化總分加政策加分)從高到低依次對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E院校的順序逐個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

    考生總分相同時,則按文化總分高低,文化總分仍相同時再按單科順序及分數高低依次投檔。單科順序排列:一類考試科目文科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自選模塊,理科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自選模塊;二類考試科目排序,剔除自選模塊,其他科目排列與一類相同;三類考試科目文科為語文、數學、外語、技術,理科為數學、語文、外語、技術。

    同一學校總分、文化總分和單科成績均相同的考生全部投檔。

    各批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實行一輪投檔。考生每次填報的5個志愿最多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投檔到其中一個院校,其余4個志愿即失效。若投檔后被退檔,其他志愿也不能再投檔。

    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的退檔考生和檔案未能投出的考生可參加后續的征求志愿填報。

    58.對高校自主選拔、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類型考生,按有關政策規定,根據招生院校確定的相應錄取標準,分別在第一批提前錄取的最后一天單獨投檔。

    59.高校錄取新生要按規定程序、規定時間,完成調檔、閱檔、審核、預錄、退檔等各環節工作,保證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周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超過時間或不按規定進行錄取的高校,省教育考試院按照教育部文件規定代為預錄取,同時書面通知有關高校并將有關情況上報教育部備案。

    60.高校在錄取新生時,要正確處理志愿與分數的關系,正確對待平行志愿及征求志愿的考生。

    61.未經教育部批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

    62.肢體殘疾考生的錄取工作按國家和省有關殘疾考生錄取工作的規定執行。除患有傳染性疾病、無法完成學業的疾病及學習不能自理者以外,對身體狀況不影響所報專業學習和其他學生、且高考[微博]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高校不得以身體狀況為由拒絕錄取或加以專業限制。

    63.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20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64.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中教育階段已在下列項目獲得獎項或稱號,且符合省招委等六廳局關于調整高考加分政策文件(浙高招委〔2010〕5號)規定資格的高中應屆畢業考生,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1)各體育類加分項目:參加重大國際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前6名、全國性比賽個人項目前6名和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及以上證書者。

    (2)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和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

    (3)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微博]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獲得者;集體項目獲獎者須是第一作者。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

    (4)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見義勇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受到省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者。

    6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1)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鄉(鎮)、民族村的少數民族考生;

    (2)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

    (3)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

    66.景寧畬族自治縣、民族鄉(鎮)、民族村以外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我省所屬高校(不含浙江大學[微博]、公安海警學院,下同)的,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2017年起取消這一政策。

    67.根據省人大[微博]審議批準的《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有關規定,對戶籍在景寧畬族自治縣,且在當地完整完成高中階段教育的非少數民族考生,報考我省所屬高校,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3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68.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軍人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以上島嶼工作累計滿20年的軍人的子女,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或者解放軍總部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的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的空勤軍人的子女,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的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的軍人的子女,參加高考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線的,應予以優先錄取。

    見義勇為犧牲或致殘人員子女、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報考高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69.符合加分條件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申請政策加分,填寫《政策加分考生登記表》,并在現場辦理報名信息確認時,向報名確認地考試招生機構提供加分項目的有關證件或材料。

    高考[微博]報名結束后取得加分資格的考生提供加分證書或材料的最后截止時間為6月6日。此后獲得的證書不再享受政策加分。

    70.加分考生資格實行主管部門審核負責和教育考試機構集中公示制度。體育加分考生資格審核由體育管理部門負責,少數民族加分考生資格審核由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部門負責,“三僑一臺”加分考生資格審核分別由僑務、臺務管理部門負責,學科與科技競賽類加分考生資格審核由科協負責,退役軍人和烈士子女加分考生資格審核由民政部門負責。

    所有申請體育加分的考生均須參加全省統一認定測試,認定測試未通過的考生不予加分。

    經縣、市和省相關主管部門審核或認定測試通過的符合加分條件的考生,須分別在考生所在單位、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或考試招生機構網站公示,并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上集中公示。公示具體要求按《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審核及公示工作的通知》(浙教試院〔2010〕32號)規定執行。審查通過且公示無異議的考生,由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將加分值加入考生總分或在相關院校錄取時加入總分。未經公示的考生不得享受相關項目加分。

    同時符合多項加分條件的考生,只能取其中一項高分值加分,不得累加。報考體育類專業考生不享受體育項目加分政策。

    71.各批經征求志愿后仍未完成計劃的高校,由其提出申請,經批準,可在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下10分以內,根據缺額計劃及生源情況,確定具體降分分值并進行降分征求志愿。其中各批提前錄取院校經各志愿投檔錄取后仍未完成計劃的,可降10分投檔。藝術、體育類專業根據錄取生源的實際情況,決定文化降分幅度。

    72.海洋運輸、地質勘探、農林漁等畢業后工作、生活條件較艱苦的專業及中小學[微博]師資定向培養招生專業,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在各批提前錄取的,可降20分投檔;在各批平行志愿錄取的,可在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降分征求志愿。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經征求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在規定的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下降分范圍內(其中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為80分、專科為60分,民族班為40分),進行降分征求志愿。

    73.高校須將擬錄取考生名單(包括統考、保送、單獨考試招生等)報省教育考試院。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后形成錄取考生數據庫,并據此打印相應錄取考生名冊,對民辦高校已錄取考生還需打印《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加蓋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錄取專用章,作為考生被有關高校正式錄取的依據,予以備案,同時須在高校同批次錄取結束后3日之內將錄取考生名冊和民辦高校的《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寄給有關高校。

    74.高校根據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的錄取考生名冊,填寫考生錄取通知書,經校長簽發并加蓋高校公章后,負責將考生錄取通知書,連同有關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民辦高校還須附省教育考試院出具的《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一并直接寄被錄取考生。

    75.單獨招生的高校須按有關要求,于6月30日前向省教育考試院報送錄取數據和書面報告。

    76.已確認保送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其他高校不再錄取。復旦大學[微博]、上海交通大學[微博]面向我省綜合評價招生(含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和浙江大學[微博]三位一體招生,須在6月25日前完成錄取工作。未納入統招的香港、臺灣高校的招生工作,須在7月7日前完成。凡被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綜合評價招生(含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浙江大學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和香港、臺灣各高校錄取的上述考生,其他高校不再錄取。

    77.考生可憑錄取通知書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并按高校規定的時間及有關要求,辦理報到手續。不能按時報到的已錄取考生,應向高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方可延期報到。

    78.對未經高校同意逾期不報到的考生,視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高校應將自行放棄入學資格的考生名單(含考生號)在本校規定的正常報到截止日期以后20日之內報送省教育考試院。

    79.為了保證新生質量,新生入學后,高校要認真進行復查。凡不符合條件或有舞弊行為的,由高校根據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并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

    80.考生紙質檔案由考生所在學校(單位)負責組建。考生檔案一式兩份,一份由考生所在中學(單位)留存,一份按規定交由考生自行帶至高校。考生須憑高校錄取通知書到本人畢業學校(單位)提取本人檔案,并辦理相關移交手續。

    81.對屬于考生個人信息及有關錄取過程中需要保密的工作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開。

    82.錄取工作具體事宜按《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細則》執行。

    十、信息公開和誠信教育

    83.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考試招生機構、有關高校、中學須按規定分別公開考試招生相關信息,做好公開公示工作。

    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公布我省招生政策、計劃、咨詢及申訴渠道、重大違規事件及處理結果、考生統考成績及錄取結果的查詢辦法、錄取工作細則、統考各錄取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填報志愿和錄取時間安排、各錄取批次征求志愿計劃;公示政策加分考生名單以及高校特殊類型招生測試合格考生名單等。

    高校在其網站上公布本校招生計劃、預留計劃及使用原則,招生章程及特殊類型招生辦法、錄取結果查詢辦法、分批次、分科類錄取人數和錄取最低分、錄取新生復查結果,取得本校特殊類型招生測試合格的考生名單、招生咨詢及接受考生申訴的辦法和聯系方式。

    市、縣考試招生機構在當地考試招生網或教育網上公布考試招生的有關信息,規范公示本地政策加分考生名單,并在報名、考試、填報志愿、錄取期間通過多種媒介、載體及時向考生提供信息服務。

    84.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類型招生,由學校、省教育考試院分別審核并在學校、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和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

    省教育考試院和高校公示的信息保留至當年年底。設區市考試招生機構和考生所在中學(單位)公示的考生有關信息,上報前至少公示10個工作日,并保留至當年8月底。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考試招生機構、有關高校、中學等要在公示有關信息的同時,提供舉報電子信箱、電話號碼、受理舉報的單位和通訊地址,并按國家有關信訪規定及時調查處理。

    85.各級考試招生機構和高校、中學要加強對考生和工作人員的誠信教育,特別是加強在報名、考試、填報志愿、錄取等階段的誠信教育。

    十一、對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

    86.考生、考試工作人員、社會其他人員在高校招生考試中的各種違規行為的處理,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號)執行。

    對違規參加高校招生考試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取消其當年高校招生考試各科成績,同時給予其應屆畢業當年不得報名參加高校招生考試的處理。

    87.考生或者其法定監護人認為所報考高等學校的招生錄取行為違反本規定或其他相關規定的,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可向所報考高等學校提出異議、申訴或者舉報。高等學校應當進行調查、處理,屬于對政策執行存在異議的,應當及時書面或者口頭答復申請人;屬于對違規違紀行為舉報的,應當組織紀檢監察機構或者專門的招生監督機構進行調查,并按照信訪條例和有關規定作出書面答復。

    考生或者其監護人對高校作出的政策解釋不服的,可以向省教育考試院申請復查;對違規違紀行為舉報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省教育考試院或者省教育廳申請復查。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向省教育考試院或者省教育廳的上級機關提出復核。

    88.篡改其他考生報名信息和志愿信息的考生及其他人員, 由公安部門給予相應處罰,并將違規事實客觀記入其《考生電子檔案》,作為考生誠信記錄的重要內容。

    十二、附則

    89.部分高等院校單獨招生、自主選拔錄取試點、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試點,軍事院校(國防生)、藝術類專業、體育專業、空軍(民航)飛行學員、公安警察院校、公安現役院校、司法警察院校、基層醫衛人才和面向重點欠發達縣市定向招生、高職單考單招、高職自主招生、高職提前招生和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籍學生、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具體招生辦法,分別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90.英語聽力、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考試按有關規定執行。

    91.本實施意見由省教育考試院負責解釋。

     

    分享到: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