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體制機制 優化內涵模式
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新區建設的水平
近年來,青島市黃島區教體局著力創新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優化內涵模式建設,提升職教質量,鑄造高素質技能人才,助推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先后榮獲“青島市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示范區”、“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社區教育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
強化基礎能力建設,優化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機制
近五年,區財政共投入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7.2億元,新建擴建校內外實訓基地16.6萬平方米,提供實訓崗位1.65萬個。投資6億元跨行業、跨部門整合組建區職業教育中心。投資2億元成立青島西海岸職教公司,融資20億元建設西海岸實訓基地、中德職業教育能力中心等,實現全區職業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培植了四所國家重點職校,四所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
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完善專業與市場同步發展機制
圍繞新區六大支柱產業、十大新興產業和六大特色產業規劃,啟動新一輪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布局規劃,率先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改革,著力構建校企合作生態圈。新增影像與影視技術等高端專業,服務萬達東方影都等文化產業,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加強機電等骨干專業建設,服務中德生態園等“十大特色園區”建設。探索推行現代學徒制改革,區高職校和青鋼集團被青島市局推報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逐步形成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職責共擔、一體育人的校企合作辦學、工學結合育人長效機制。目前,區內職業院校與北船重工等50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開設“青鋼班”等企業冠名班66個,訂單培養率達80%以上,就業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累計培養52000多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借力技能大賽,助力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新機制
優質就業和高職升學是中職發展的兩翼。區教體局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借力助力,齊頭并進,全面提升中職教育質量。
一是建立技能大賽常態化機制。堅持基層學校辦大賽,形成“校賽——區賽——市賽——省賽——國賽”的常態化序列機制,以賽代訓、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現成功的舞臺,打造人生出彩的平臺。同時建立技能大賽激勵機制,落實區《關于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的實施意見》,設立職業教育突出貢獻獎,對國賽獲獎的高技能人才、指導教師,分別給予1—10萬元的獎勵。近三年,共獲得國賽金牌11枚、銀牌26枚、銅牌14枚,金牌總數、獲獎率均居青島各區市首位。2015年又有23個項目獲選國賽參賽集訓資格,6月份我區職教中心作為青島唯一國賽賽場將承辦工業產品CAD項目。
二是深化中高職銜接教學改革。組織開展中職教改實驗項目研究,19項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學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新常態,組織中職精品課程開發,27門獲評青島市精品課程;組織開展優質課、“一師一優課”等評選,打造魅力課堂,76名教師獲省市一等獎;積極構建中高職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開展“3+2”五年一貫制聯合辦學、與青島理工大學開展“3+4”聯合辦學。高質量的教學為眾多學子圓了“大學夢”,為建設西海岸智慧城市夯實了高技能人才支持。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