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面食是讓人發胖的禍因”、“是慢性病的元兇”……近年來,關于主食的種種負面傳聞不絕于耳,曾經為國人健康保駕護航的主食被扣上各種帽子。于是,很多人將它拒之門外,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隨之日益凸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科學技術室主任霍軍生近日接受了專訪。
四成國人主食攝入量嚴重不足
自古以來,我國就一直沿襲著谷類等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傳統,它在捍衛國人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視,讓我們遠離了心腦血管、糖尿病和癌癥等多種疾患。但隨著飲食的日漸西化,人們過多地攝入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各種慢性病也猛烈襲來?!吨袊最I膳食健康白皮書》調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共1500名25~40歲白領后發現,四成人每天的主食攝入量不足250克,未達到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量。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居民主食消費明顯下降,2002年谷類攝入比1982年和1992年分別下降21%和10%。而且,這一下降趨勢仍在繼續。
主食是個寶
中國人的主食以谷物為主,主要有大米、小米、小麥、玉米等。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主食種類越來越豐富,馬鈴薯、紅薯等薯類也成為主食佳選。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義。
調控血糖和血脂。燕麥的蛋白質含量在谷物中是較高的,其氨基酸構成也利于消化吸收。另外,燕麥還富含具有調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成分,如β葡聚糖。
給腸道添活力。多數未經深加工的谷物都富含膳食纖維,利于預防便秘、促進腸道蠕動。其中,蕎麥比較突出,其膳食纖維含量是大米的十幾倍,還含有保健成分蘆丁、槲皮素等,有助調節餐后血糖。
增強免疫力。每100克馬鈴薯所含維生素C為27毫克,高于多數根莖類、鮮豆類和茄果類蔬菜。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鈣、鐵和葉酸吸收等作用。作為薯類,馬鈴薯還富含淀粉,可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
四大原則吃對主食
主食雖好,吃對才是關鍵,總體來說,每天攝入的主食占總能量的50%~65%是黃金標準。此外,科學攝入主食,應遵循以下4個原則:吃夠量,建議人們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保證每天攝入谷類和薯類食物250克~400克,運動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要多樣,我們常吃的精米精面會在加工過程中損失大量營養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膳食中應注意粗細搭配,常吃粗糧和全谷類食物,每天50克~100克為宜,杜絕頓頓精米白面;少加油,主食的特點在于淀粉多、脂肪少、含鈉少,比較清淡,如果配上豐富的菜肴,恰好能為人體提供均衡的營養。因此,最好選擇白米飯、蒸饅頭等不加油鹽的主食;重搭配,不同種類主食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比如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而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將兩者結合食用,可以互補,大大提高營養利用。 李迪
[養生堂]
吃點瘦肉有助于降血壓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壓,醫生通常建議高血壓患者少吃肉多吃素。然而,美國普渡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吃點瘦肉有助于降低血壓。研究人員對19名平均年齡為61歲的參試者進行了飲食對比研究。這些參試者血壓都高于健康標準。參試者在飲食方面嚴格遵守得舒飲食法(DASH)。新研究負責人之一,美國普渡大學營養科學博士德魯·薩耶爾表示,只包括魚肉和雞肉的飲食會影響膳食均衡,最新研究發現,合理的膳食營養搭配是降低血壓的關鍵,而適量的瘦肉或未加工的紅肉不會影響這種降壓效果。研究中的瘦肉指的是未加工的豬里脊肉等,每份重3盎司(約合85克)。王興旺
常吃韭黃能防口舌生瘡
近日,日本川崎醫療福祉大學和川崎醫科大學的聯合研究發現,韭黃對念珠菌的殺菌效果較好,可預防由念珠菌異常增殖引發的口腔疾病。念珠菌引發的鵝口瘡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表現為口腔黏膜或舌頭表面形成白色苔狀物,引發疼痛,影響進食,常見于嬰幼兒、體弱的成年人、戴假牙的老年人。研究人員選擇韭黃、韭菜、青椒、米醋、洋蔥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材做了對比研究,其中韭黃提取液的殺菌效果最強,24小時后培養皿中念珠菌數量減少到1/10,48小時后減少到了萬分之一。 宗合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