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廣東50萬癲癇患者 八成癲癇可通過藥物控制

    2015-07-07 22:36:22
    來源:39健康網
    責任編輯:夜樓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_0018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900萬癲癇患者,并且每年發病人數以40萬遞增??上У氖?,依然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沒有得到規范治療,不但嚴重折磨病人的身心健康,給患者、家庭乃至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近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小兒神經??茖⒙摵吓e行大型癲癇義診及癲癇病友活動中心掛牌儀式上,患兒家庭和醫生紛紛呼吁公眾提高對該病的認知,癲癇并不可怕,經過正規治療后,80%左右的患者發作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癲癇病友活動中心成立

    IMG_0061

    目前廣東約有50萬癲癇患者

    “目前,癲癇在我國的患病率高達千分之七,廣東患者約有50萬人。”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兒神經內科張宇昕主任醫師表示,癲癇是一種由多病因引發的慢性腦部疾病,是大腦反復發作性的異常放電,該異常表現為腦細胞過度興奮,快速、爆發式發放電信號,最為常見的癥狀為倒地昏厥、口吐白沫、全身挺直繼而抽搐,數秒或者數分鐘后復原。

    值得警惕的是,雖然癲癇在各個年齡層都可發病,但是調查顯示,目前我國75%~80%的癲癇患者都在18歲以前發病,但有相當部分癲癇患者及其家屬不了解癲癇病的治療情況,導致很多青少年癲癇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對大腦造成永久性損傷。

    診斷是否患有癲癇,要看腦電圖

    有不少人曾有過一次很像癲癇的癥狀“發作”,醫生卻說不是癲癇,“診斷是否癲癇,除了相應的癥狀外,最主要在于看是否為大腦異常放電導致,一般非癲癇發作的原因有生理性和心因性引起,生理性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糖、熱性驚厥,而心因性常見于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發作。”張宇昕解釋道。

    據悉,大腦是否異常放電,臨床主要通過腦電圖診斷。張宇昕表示,臨床中,一些懷疑孩子患有癲癇的家長,往往聽到醫生建議孩子做腦電圖,便擔心有副作用,不愿帶孩子去做檢查,甚至主動放棄檢查。其實,腦電圖檢查是用電極連接在頭皮上,把大腦的生物電流傳送到腦電圖記錄儀上,對人體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家長大可不必擔心。

    經過治療,80%患者的癲癇的癥狀能得到控制

    目前,癲癇的治療以藥物和手術治療為主,80%患者的癲癇的癥狀通過藥物治療就能得到控制。要是兩年未發作,復查腦電圖正常,就可以緩慢減量,但專家提醒,如果發作控制不佳,則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此外,由于癲癇病程較長,許多人一看到病情有所緩解就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這是大錯特錯。“一旦服藥后,擅自停藥或更改劑量會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而且再用藥物治療可能效果就不再敏感了,會發展成頑固性癲癇。”

    由于癲癇藥物為抑制腦細胞活動,所以會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困倦、思睡、乏力、頭昏、體重增加、皮疹、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過敏等,若嚴重需到醫院告知醫生。張宇昕主任醫師指出,也有患者會問癲癇可以暫時不吃藥,先觀察一段時間行嗎?如果患者已有兩到三次發作,再發風險高,還是建議盡早用藥。

    癲癇發作后,該怎么辦?

    有不少人癲癇癥狀只出現過一次,會不會再次發作?張醫生表示,如果是部分性抽搐、腦電圖異常,腦部病變,兄弟姐妹患癲癇的情況,則再次出現癲癇的機會會大增。“有數據統計,癲癇的遺傳的風險為5%,如果擔心是否會傳給下一代,家長可在妊辰期間行羊膜穿刺術,超聲了解發育、母親血甲胎蛋白檢查。”

    如果患者抽搐發作或是神志不清,旁人應該如何應對?

    右側臥位、墊起頭部、解開頸部的衣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不要往病人嘴里塞東西、移開旁邊有棱角或尖銳的東西、記下癲癇發作的持續時間和癥狀表現,守在病人身邊直到發作結束。

    以下情況撥打120

    患者懷孕、在水中發作、發作超過5分鐘、抽搐結束后患者意識不恢復或沒有呼吸、患者意識還沒有恢復,又發生下一次發作,患者在發作期間傷害到自己、初次癲癇發作。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