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胡方斌。
7月4日清晨,靖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胡方斌在進行一臺心臟介入急診手術時,自己突發嚴重心臟病,為了病床上還在搶救當中的患者,他打了兩針嗎啡,咬牙堅持完成手術。在搶救完患者后,胡方斌被緊急送到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急救,經過長達12小時的手術,終于撿回一命。
手術臺上,醫生突發心臟病
“胡主任,我們需要你趕緊來做介入手術。” 7月4日清晨,胡方斌接到醫院的電話,急診收治了一名急性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的61歲老人。49歲的胡方斌是靖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是當地知名的心臟專家,是醫院的引進人才。
“時間就是生命,要爭分奪秒,和死神爭奪患者的生命。”當天是胡方斌的生日,來不及和家人慶祝,他立即打車來到了醫院。“6點22分,我就站上了手術臺。”一般來說,一臺介入手術大概需要半小時的時間,對于胡方斌而言已經熟門熟路了。手術開始很順利,然而進行到二十多分鐘時,胸部一陣陣劇烈的疼痛突然襲來。
打嗎啡,咬牙做完手術
“那個疼痛,簡直要把我整個人都給撕成兩半,”胡方斌臉色慘白,臉上的汗珠直往下淌。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都發現,主任好像不對勁。但是此時,手術進行到最為關鍵的一步,胡方斌咬著牙忍著,他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我不能退出,我的患者還在手術臺上,我離開,他的生命就有危險。”
“幫我推鎮靜劑!”巨痛難忍,胡方斌讓助手給自己打了兩針嗎啡后,仍然堅持完成了手術。患者轉危為安,他的胸悶胸痛解除了,然而為他手術的醫生,已經胸痛到站不起來,一下子癱坐在地上。
穿著鉛衣被急送南京手術
作為心內科的醫生,胡方斌感覺到,自己的胸痛不尋常,“我當時懷疑,可能自己和手術室的患者一樣,也是急性心梗發作。”但是當聽說上午8點還有一臺手術時,他卻說,“我休息下,馬上就到!”
胡方斌說,當時他甚至想,如果真是心梗也沒關系,這方面的處理他很有經驗。“我還幻想,能不能自己給自己安支架,今天還能繼續給患者手術。”
但隨后做的兩次心電圖,都不像是心梗。這讓胡方斌感到不妙:“難道是主動脈夾層?”于是趕緊做了個CT。當看到自己片子時,他也震驚了,升主動脈撕裂。自己的心臟的大血管破了,這可是要命的!胡方斌當即說,把他送到南京,“我要做手術”。
2個小時后,胡方斌就被送到了鼓樓醫院,醫院為他開辟了綠色通道,十分鐘后,他就躺在了手術臺上,而此時的他自己還穿著做介入手術時的手術服。
鼓樓醫院心胸外科團隊經過了12個小時奮戰,當天夜里,終于把胡方斌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為他進行手術的周慶醫生告訴記者,升主動脈和主動脈弓置換,接近20厘米長的人工血管,并從他腿部大隱靜脈取了一段15厘米的血管進行搭橋。
通訊員 王娟 記者 戚在兵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