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買下學區房、托各種關系擇校、逼退剛畢業的班主任、為抓教育干脆辭職回家……前陣子熱播的《虎媽貓爸》情節雖有夸張,但基本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粗搫?,讓不少正在“幼升小”階段、乃至還在幼兒園階段的爸媽直呼“亞歷山大”。
經常在外拍戲、幾個月都不回家的明星,又是怎么面對這些問題的?他們也曾遭遇過普通人的煩惱嗎?
劉愷威:女兒半歲就上早教班
6月1日,劉愷威和楊冪的女兒“小糯米”就將滿一周歲了。女兒還小,劉愷威承認關于教育的問題很多還沒想過,但未雨綢繆的他在女兒半歲時就帶她去上早教班了,而早教機構是去年一連看了幾十家之后才敲定的,“那還是她剛剛出生的時候,我知道后面可能沒那么多時間待在香港,所以先定了下來”。
劉愷威在香港出生長大,楊冪則是北京大妞,兩人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是否會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有爭執?劉愷威告訴記者,目前楊冪把“小糯米”的教育問題全權交給他,“楊冪就像大女兒嘛。女兒暫時留在香港,畢竟我相對更熟悉香港,很多事情辦起來簡單。至于幼兒園、小學中學在哪里念,以后再說吧”。說起當爸,老是演“霸道總裁”的劉愷威卻說自己是“貓爸”,“我有個妹妹,媽媽從小向我灌輸男生必須照顧女生、不能傷害女生的道理,所以家里所有女性,我都是盡全力去保護她們?,F在‘小糯米’還那么小,那么可愛,我怎么舍得兇她?據說女兒要富養,我覺得富不是指生活、物質方面,而是愛,愛很重要,要教會她善良地對待身邊人”。
“小糯米”的出生恰逢電視劇《抓住彩虹的男人》拍攝期,從“人夫”晉升為“人父”的劉愷威對這部戲也是滿懷情感。“當了爸爸以后,在角色上感觸更多了,被打動的點也更柔軟。我記得工作完第一次回去看到她,她立刻哭了,一個月沒見不認識我了,當時我覺得很心酸。”與女兒聚少離多,為了不錯過“小糯米”的成長,劉愷威說以后要放慢工作節奏,“人生有很多重要部分組成,家人是不能缺失的一塊,會慢慢協調時間,趁孩子還小,這兩年還能再拼點,多賺點奶粉錢”。如今,他最得意的是女兒在早教班表現出眾,節奏感也特別好,“她聽到音樂就能起舞,我覺得她的音樂細胞應該是我們家里最強的,可能是遺傳了我的這部分。我個人最遺憾的是沒有學會一門樂器,如果她以后會樂器的話,可以借此抒發心情,很不錯啊”。不過說到這里他趕緊補充,說并不會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女兒身上,“現在上的早教班也不是學術型的,我們希望她開心、快樂、培養對運動的愛好就夠了”。
事實上,劉愷威本身也算是“星二代”,他的父親劉丹,正是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 等劇中四度出演“洪七公”的藝人?;貞涀约撼砷L的經歷,他對于女兒未來的成長也就更看重“開心”兩字,“家人送我上小學時,一開始是有奇特眼光的,爸爸告訴我不用太在意,也別有優越感,只要我自己不認為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就不會區別對待我?,F在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幼兒園、小學一起長大的玩伴。孩子階段同伴是很寶貴的,小朋友還不太能分辨是非,我也希望以后小糯米盡可能在簡單的環境里成長,以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其他小朋友”。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