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難度在哪兒?
1.麻醉針不好打
在手術之前,需要先在脊椎上打麻醉針。麻醉針10厘米的針頭對普通產婦來說足夠用,而周女士則不同。由于她的脂肪層太厚,長長的針頭扎下去,竟然沒刺穿。麻醉師只好叫來幫手,使勁壓縮脂肪層,才得以讓針頭刺穿。
2.手術人手多
一臺普通的剖腹產手術,一般需要兩個人。由于周女士肚皮較厚,所以醫院多安排一個人專門負責扯肉。如果沒有專人扒著肚皮,割開的肉立馬耷拉下來,將子宮遮住,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3.割刀次數多
在打開腹部時,普通孕婦只需兩三刀即可。而周女士的厚肚皮卻要多挨刀。醫生說割了10刀以上才完全割開。
4.手術風險高
由于周女士同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妊娠合并甲減,屬于極高危產婦。所以,在進行剖腹產手術時風險極高。操作稍有不慎,便可引起孕婦心肺功能衰竭、缺氧、血栓、肺栓塞,甚至還會造成產婦猝死。所以,整個手術過程,所有醫護人員都不敢掉以輕心,每進行一步都特別小心翼翼,防止發生意外。
5.手術耗時長
普通產婦剖腹產一般20分鐘左右,而周女士手術耗費了整整一個小時。
6.住院時間長
超重產婦不僅手術耗時長,住院時間也長。普通孕婦一般三四天就可出院回家坐月子了,少的只需一兩天,而周女士卻在醫院住了一周才出院。保險起見,醫生還要求她40天后回醫院復查
◎相關指導
孕期孕婦要分階段進補
尉蔚護士長稱,孕期飲食要注意平衡膳食,這對于孕婦和胎兒來說有重要意義:均衡營養,可以滿足孕期母體需要的能量代謝,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體重合理增長能減少對母兒遠近期的危害,還可以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減少母親將來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營養缺失和營養過剩都不好。
不同人群的能量需求不同,孕期孕婦要分階段進補,分孕前、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孕前每天每公斤體重30~35Kcal,孕早期與孕前期相同,孕中晚期需增加200Kcal,雙胎在此基礎上再增加200Kcal。
在飲食上,孕早中晚期的膳食指南是:1、清淡適口;2、少食多餐;3、保證足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4、注意葉酸的攝取和補充:孕前3個月開始0.4mg/d,至整個孕期。
孕中晚期的膳食指南是:
1、適當增加魚、禽、蛋、瘦肉、海產品的攝入量:蛋白質、DHA、卵磷脂、碘;
2、適當增加奶類的攝入量:低脂奶400~500ml;
3、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血、瘦肉等,同時多入含VitC食物,促鐵吸收;
4、適量身體活動,維持體重的適宜增長:有氧運動,散步或體操,大于30分鐘;
5、禁煙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茶和咖啡也要少喝。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圖由市婦兒醫院提供)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