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去杠桿連鎖反應 A股總市值半月蒸發近17萬億元

    2015-07-19 21:38:54
    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尺素

    盡管有周末央行降準降息的“大招”在前,但A股市場卻似乎并不“買賬”。短短半個月時間,A股連續出現了恐慌性大跌。種種跡象顯示,在一連串暴跌的背后,中國證券市場正在經歷疾風驟雨式的去杠桿過程。

    失守 1261只個股半月跌幅超三成

    6月29日周一,A股早盤大幅高開,上證綜指漲逾2%逼近4300點,隨后大盤遭到拋壓,股指再度暴跌,盤中重挫逾7%,最低下探至3875.05點后反彈,先后收復3900點、4000點和4100點,尾盤有所回落,全天振幅達10.07%;創業板指則一度暴跌近9%,失守2700點。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139.84點,跌幅為3.34%,收報4053.03點,深證成指下跌832.52點,跌幅為5.78%,收報13566.27點。兩市全天成交約1.54萬億元,中小板指收盤跌6.61%,創業板指收盤跌7.91%。

    從盤面上的情況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僅銀行板塊飄紅。個股方面,兩市僅有202只股票上漲,2142只股票下跌,其中有約1500只非ST個股跌停。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1507收盤下跌231點,跌幅為5.44%,收報4014.2點,貼水177.35點。全天成交288.22萬手,持倉10.10萬手,減倉8605手。現貨方面,滬深300指數收盤下跌144.65點,跌幅為3.34%,收報4191.55點。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創出本輪新高的6月12日(5178.19點)至今短短11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暴跌1068.56點,跌幅高達20.86%,最低觸及3875.05點;深證成指同期則重挫4323.42點,跌幅高達24.17%,前期漲幅較大的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數則分別暴跌27.18%和30.36%。數據顯示,以收盤價格計算,A股總市值已經從6月1日的78.38萬億元驟降至29日的61.59萬億元,短短半個月之內就蒸發了16.79萬億元,流通市值從57.30萬億元驟降至44.55萬億元,蒸發12.75萬億元。

    僅僅指數的暴跌和市值的蒸發遠遠未能體現個股的慘烈程度。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1個交易日內,A股全部2761只個股中,僅有173只出現上漲,下跌的則高達2270只,其中,跌幅在10%以上的有2151只,跌幅在20%以上的有1892只,跌幅在30%以上的有1261只,跌幅在40%以上的有223只,跌幅在50%以上的則有6只,分別為全信股份、永東股份、華鵬飛、惠倫晶體、道氏技術和雪峰科技。

    在一片“股災”聲中,外資投行也開始大肆唱空A股市場。大摩分析師在6月25日的報告中稱,公司將2016年中期的上證綜指目標區間設為3250點至4600點;相較于公司此前將2015年年底目標區間設為4000點至4800點。新目標區間和24日收盤相比,下降空間為2%至30%。報告稱,滬指、深指和創業板此輪牛市已經見頂。

    恐慌 A股經歷激烈去杠桿

    業內人士認為,導致A股此次暴跌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場外配資、場內融資去杠桿引發的連鎖效應:大量的買盤和強制平倉引發市場大跌,市場大跌進而又導致更多的強制平倉盤出現,整個市場的惡性循環導致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進一步加速了市場的下跌。

    申萬宏源表示,根據對于目前民間配資+傘形信托入市的狀況測算,配資公司大約有10000家左右,平均規模約為1億至1.5億元規模,保守估計整體的配資規模就約為1萬億至1.5萬億元。傘形信托主要資金來源為銀行理財資金,理財資金總量比去年年末大約增長10%至15%,2014年年末達15.8萬億元,權益類配置約為6.24%。目前權益類占比中性估計10%,這塊規模大約為1.7萬億元左右,其中有一部分是做定增項目配資、兩融收益權等業務,假設40%至50%左右是傘形信托,則這塊的存量約為7000億至8000億元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包括互聯網P2P等模式,很難統計,綜合來講,總體規模大約1.7萬億至2萬億左右。

    上述券商表示,結合信托渠道的調研,目前面臨被強制平倉的占比大約為8%至15%的帶杠桿賬戶,如再有一天恐慌式全面跌停,面臨被強制平倉的占比將迅速增加至25%。

    6月29日,面對跌跌不休的市場和投資者對于強制平倉的恐慌,監管部門再度緊急安撫市場。中國金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當天表示,目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總體可控,強制平倉的規模很小,壓力測試表明,在目前市場情況下,融資融券業務整體維持擔保比例仍然遠高于預警線,滬深兩市25至26日兩個交易日因維持擔保比例低于130%而強制平倉金額不到600萬元,風險仍然可控。

    證金公司表示,滬深兩市近兩個交易日通過HOMS系統強制平倉金額不超過40億元,當天上午強制平倉規模約22億元,合計占交易量的比例很小。證金公司表示,將按照證監會的部署,繼續規范發展融資融券業務。按上述規定測算,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承壓 公募基金扎堆創業板存風險

    6月29日,在央行“雙降”的利好消息刺激下,A股以銀行為首的權重類股票出現了止跌企穩的情形,但包括中小板和創業板等前期漲幅巨大、市值偏小的股票仍然沒有企穩的跡象。

    WIND統計數據顯示,6月12日至6月29日短短11個交易日中,2365只開放式基金(非貨幣和QDII)中有1927只單位凈值出現下跌,跌幅在10%以上的就有1237只,跌幅在20%以上的有761只,跌幅在30%以上的有97只,其中,國富健康優質生活在短短11個交易日就下跌39.79%,堪稱慘烈。業內人士擔心,公募基金的凈值大幅下跌將引發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大規模贖回,迫使基金經理大量拋售股票,進一步加重市場的踩踏效應。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創業板的情況比較嚴重,已經陷入了流動性危機。他認為,當前許多創業板企業的高估值沒有任何業績支持,會比較麻煩,即使養老金入市,也不可能去購買這類股票。過去一段時間基金經理為了追逐排名云集創業板,惡果已經顯現。

    上述擔憂并非聳人聽聞。從公募基金對創業板的配置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共有1175只基金重倉持有208只創業板股股票,持股總數為24.71億股,持股總市值為722億元;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已經有2156只基金重倉持有279只創業板股票,持股總量已經達到31.24億股,持股總市值達到1510億元,無論是從重倉股票數量還是持股總量,均顯示出今年一季度創業板遭到公募基金的猛烈增持。一季報還顯示,在一些創業板股票中,公募基金整體持有流通股比例已經達到相當驚人的程度,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控盤。數據顯示,在上述279家創業板公司的流通股持有中,僅僅公募基金披露的重倉持股合計比例超過15%的就有31只,超過20%的就有11只。在上述公募基金實現控盤的創業板股票中,單個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抱團取暖”的景象已經變得司空見慣。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創業板股票出現大幅下跌,風險不言而喻。

    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6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7.36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總凈值規模分別高達2.04萬億元和2.13萬億元。(吳黎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