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錄取工作正在按批次進行當中,目前已經結束了提前批以及文理類本科一批的錄取工作。7月20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17中了解到,今年17中的美術班中有8人收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其中兩位考生還是一直以來的同桌。而對這些考生來說,拿到這份通知書也并不容易,考前為期兩個月的北京集訓,讓他們連春節都沒法回家過。
同桌兩人一起上清華
青島17中高三12班的楊穎和王宸,一直是同桌。而就在前幾天,兩人接連收到了高考錄取的好消息,他們倆都收到了來自清華美院的錄取通知書。其中楊穎進入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視覺傳達專業,而王宸則進入該校的展示設計專業。
作為班里為數不多的男生之一,王宸從小就喜歡畫畫。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畫畫,那時候就是一些簡單的內容。上初中之后,他開始接受系統的畫畫學習,但沒因此而耽誤自己的文化課,甚至可以說是班里的學霸一枚。“我從小就挺喜歡學畫畫的,然后就一直堅持著,中考的時候分數還不錯,當時就距離58中的錄取線差幾分,很多學校都可以選,但是因為就想學美術嘛,所以當時填志愿的時候就選了17中的美術班。”王宸告訴記者。而同桌楊穎也是一樣,從小學開始學習美術。“我屬于那種平常成績都比較穩定的,這次包括文化課和專業考試都算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拿到通知書之后也沒特別興奮,就是感覺一塊石頭落了地。”楊穎笑著說。
王宸也笑著告訴記者,兩人是同桌,平常也會互相鼓勵,但是在臨考前的時候,兩個人卻經常處于“冷戰”狀態。“因為我們考完專業考試之后,就得很快進入文化課的復習,那段時間本來都非常累,我又是一個喜歡發呆的人,所以經常連句話也不想說,就一直悶著頭學習。而且那時候我們都拿到了清華美院的專業合格證,心里也都憋著勁兒吧。”王宸笑著告訴記者。
楊穎告訴記者,兩個人從高二下學期開始就是同桌,整個高三一年,也一直沒再分開過。“當時高二下學期我們老師給我們安排座位,就是因為我的性格屬于比較安靜的,平常也不愛說話,但是他的性格就正好相反,比較活潑,老師可能也是希望我們倆能互相影響一下。”說起當時被安排到同桌的原因,楊穎也回憶說。而有趣的是,兩個人在專業和文化課上也各有所長,因此暗地里常常互相較著勁兒。“我學習起來屬于慢熱型的,但是他可能思維比較靈活吧,掌握起來特別快,當時也確實壓力挺大的,尤其是知道對方拿到了清華美院的專業合格證之后,壓力也就更大了,所以互相都會有些把對方當成競爭對手。”楊穎笑著回憶說,“不過我覺得這也是好事,最起碼讓我們倆都在學習上更用功了。”
兩個班8人進入清華美院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采訪了解到,像王宸和楊穎這樣拿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在青島17中并不是個例,今年學校的美術班一共有8個人拿到了清華美院的錄取通知書,也是近幾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當然,這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也并不容易,同時兼顧著文化課和畫畫,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
同樣拿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趙雁南也告訴記者,美術專業學起來并不容易,平常幾乎大半的時間都要放在專業課的練習上,每天動輒就要畫十多個小時。“專業考試之前,我們都得進行專門的集訓,像今年就是從1月21日我們就一起到北京參加集訓,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春節的時候就放了一天半的假,很多人都沒回家。”趙雁南告訴記者。而在集訓期間,除去午晚餐的時間,他們需要從早上8:30一直畫到晚上11:30。“還有很多人還要自己加課,一直畫到第二天凌晨一點再回宿舍休息。”她說。
而在專業考試結束之后,他們還需要接著投入文化課的學習。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到了專業練習上,考完之后他們只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用來備考文化課。“這個就得看自己了,好在我們大多數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備考的節奏了,所以沒覺得太累。”考生張文赫也告訴記者。在文化課考試中,她拿到了文科596分的成績,超出一本線28分。
“中國美術學院7人,中央美術學院9人,清華美院8人,江南大學38人……”高三11班的班主任趙興在數起今年美術班考生的成績時,臉上掩飾不住自豪。他告訴記者,對于走美術專業的考生來說,要走這條路并不容易。“高中三年他們就比普通班的學生要累得多,因為既要兼顧著專業,還不能放下文化課,所以他們就得拿出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要堅持下來真的不容易。”他說。
而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因為17中的美術氛圍和傳統,也有不少的普通班學生在進入高一或者高二之后“半路出家”,選擇學習美術專業,為此,學校還專門為這些學生組織了一個“社團班”。“這里面大概有30個學生吧,他們也是因為對美術很感興趣,但是當時并沒考進17中的美術班,所以在進入高中之后學習美術,然后走高校的藝術特長生招生這條路,今年這個班的學生表現也很突出,不到30個學生有24個在提前批次被高校錄取了。”17中教導主任張濤告訴記者。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祥輝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