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8月5日訊(記者 韓小偉) 53歲的孫女士家住泰州路都市逸品小區,4日下午6時30分到地下車庫停車,不料經歷驚魂一刻:她將車停進升降車庫,打開車門取包時車位突然開始上升,車庫金屬框架擠壓在車門上,幸好孫女士反應及時躲進了副駕駛位置,從夾縫中逃得性命。原來,她在開門時,另有人前來停車,上前操作啟動了車位,約半小時后她才被人救下。
4日下午6時26分,孫女士駕駛奧迪Q3來到小區地下車庫,在詢問了車庫入口處的保安后,將車開到了C區201車位附近。這是一處立體車庫,具有升降橫移功能,共3層,孫女士要??康能囄辉?層。孫女士倒車入庫后,與保安交談了一會兒,轉身去車里取包。
“我的包放在副駕駛,拉開車門還沒拿出包,突然車位動了!”孫女士說,按照停車的方法,車??吭谳d車板上后,還要按動操作按鈕,將車升到2層。載車板突然開始上升,孫女士嚇壞了,已經沒法跳下來,車門也沒來得及關,眼看上方車庫框架離自己越來越近,她趕緊坐到了副駕駛位置。載車板一直上升,車庫金屬框架擠壓到打開著的車門上。
原來,就在孫女士轉身取包的時候,一輛雪佛蘭轎車駛了過來,駕駛員將車開到孫女士停靠車輛的附近,其坐在副駕駛的一名男子則去操作升降載車板引發險情。“我被困在車里,正不知道怎么辦,突然車位又移動了!”孫女士再次受到巨大驚嚇。記者查看車庫監控發現,就在孫女士的車被擠壓后,又有一輛汽車駛入,一名男孩從車里下來,快步走向該車庫操作臺位置,“應該就是這個小男孩又按了按鈕,車位又移動了!”
隨后物業和電梯廠家人員趕過來處理,將孫女士救出。她一看自己的汽車大吃一驚:車門幾乎被擠掉了,車身明顯傾斜,“這要是反應慢了,人被擠在這個縫隙里了受傷可不輕!”據孫女士介紹,她這輛車是去年7月份花了37萬余元購買的,剛行駛了7000公里,“4S店的人來看了,說底盤可能廢了。”孫女士心疼地說。
■質疑
車主自己操作停車,安全隱患真不少
“誰來停車誰就自己操作,這個問題可真不小!”孫女士的女兒王女士說,車庫操作臺距離事發車位很遠,車主自己操作隱患太大。記者查看發現,C區201車位與操作臺隔著五六個車位的寬度,站在操作臺前,不太容易觀察清楚整個車位的情況。記者采訪過程中,有多輛車到車庫停車,他們稱都是自己操作,而且此前也沒有人教過。
“的確操作起來不算難,但出了問題怎么應對我們都不知道。”王女士說,唯一能做的就是胡亂按。“車庫上說明了,應該由專門的人來操作。”王女士指著車庫上鑲嵌的一塊告知牌說,上面第一條內容就是“禁止非指定人員操作本設備”。在王女士看來,其母親停車時還沒出來,就有車主再次操作車庫,事情發生后竟然還有孩子按下了操作臺按鈕,說明物業存在很大的問題,應該承擔責任。王女士說,事發后當天,物業、車庫廠家、雪佛蘭轎車車主及其母親都在現場,“可是后來物業讓我母親回避,他們交談了一會兒,告訴我們,廠家和雪佛蘭車主都說自己沒責任就離開了。”
隨后記者找到了小區智誠物業的負責人焦經理,他介紹,這處車庫里這種升降式車位共有125個,在使用的有100個左右,車庫里配備一名停車秩序維護員,也就是業主所稱的保安,他的職務包括疏導停車,移動車位的操作,以及安全風險防范、報告等。“事發時,我們這位秩序維護員正在別的地方忙。有些時候忙不過來,也有業主要自己操作。我們沒有執法權,即使業主要這么做,我們也沒辦法。”
“我們與使用車位的業主簽訂了協議,上面詳細約定了使用車位的事項。”焦經理給記者出示了一份《“都市逸品”停車場泊車服務及車位維護協議》,并指出里面約定了所要停車的車身尺寸,“這種車位只適合??哭I車,但這輛汽車是一輛越野車。”焦經理介紹,在協議中約定,“如果有業主私自將車位向第三者轉讓,物業有權利不允許停車,若發生事故,責任應由當事雙方承擔。”
“車庫架子上,也有明確的相關警示,說明停車須知及注意事項。”焦經理說,孫女士是租用小區業主的車位,但沒有到物業告知,雙方沒有合約關系,但他們也沒法禁止這類車輛進出。針對這次發生意外事件,焦經理表示,應該制止車主自己操作車庫,“我們在法律規定的方面做到位了,但在警示告知的力度上應大一些,口頭禁止的嚴肅性更強一些。”
對于焦經理的說法,王女士認為,物業并沒有做好提前告知工作,她母親在停車前曾與車庫內的物業人員交流,對方并沒有予以說明,“我們此前都沒有聽說過車的尺寸要求這回事,而且就有別的奧迪Q3??吭诹Ⅲw車位的2層。再說,這次意外情況跟車的尺寸沒有關系,因為物業管理存在漏洞,這才是導致問題的原因!”
小資料
立體停車庫
立體停車庫專門為各類車輛自動停放,科學寄存,由鋼構架、回轉臺、輸送車或升降電梯、監控操作臺及輔助設備(消防、配電、防盜機構)六大部分聯合構成。立體停車庫占地面積小,可提供車位數多,能夠有效緩解車位緊張問題。立體停車場的維護費用非常高,運行一座立體停車庫需要有人工費、能源費、維修費、保養費、保險等多項費用。然而不少立體停車庫存在車位窄、挑高不足等問題,更有甚者質量不過關,停車取車往往費時費力導致不少車主不愿意使用。
■說法
屬特種設備需專人持證操作
青島堉東晟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姜經理告訴記者,立體車庫屬于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需要持特種設備操作證上崗,否則就是違規操作。但日常生活中,專人看管的成本較高,做到無時無刻盯著、幫所有車主進出的難度不小,因此就會出現車主自行操作的局面。“實際操作并不難,但隨意操作就會帶來隱患。”姜經理表示。
針對此次意外事故,山東雅君律師事務所的谷元山律師表示,原本需要專人操作的車位先后被兩人操作,說明物業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需要承擔責任。而雪佛蘭轎車車主沒有觀察清楚就操作按鈕引發事故,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調查
立體車庫行業還在初級階段
而青島立體停車場并不少,已經使用十多年了,而現狀卻并不樂觀:天幕城立體車庫只有第一層在使用,中山路的一處立體停車庫早已停業,齊魯醫院地下的立體車庫已經拆除……據業內人士介紹,立體車庫行業在青島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70%以上的立體車庫都是采用低端的升降橫移式。
城市空間越來越狹小,在停車越來越難的大背景下,立體車庫發展的潛力巨大。為此,市城鄉建設委2015年計劃推廣立體停車項目。這意味著將來立體車庫將會越來越多。
那如何才能安全使用立體車庫,姜經理支招說,總結起來就是即停即走。“停入車庫內,不要在車內逗留,迅速離開。”他說,而如果市民需要自行操作立體車庫,就要一定提前觀察車位上是否有人、是否有車還沒停好。本版文/本報記者 韓小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