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溫的傷害。家里、學校、工作單位以及各種公共場所、交通工具里都裝有空調,最不濟也有電扇,因此我們真正接觸高溫的時間變短了。衛生知識的普及、保健意識的增強,使得大家都注意避免高溫的傷害。國家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勞動者進行保護,高溫時在多數地區戶外勞動非常少見,僅有少量的、必須的工作,都是在嚴格的防護措施下進行的。另外,各種防暑降溫的食物和藥物,比如冰鎮的飲料、綠豆湯、金銀花露等等,這些都可以很快地解散暑熱。
為了避暑降溫,人們從吃穿住行各個方面都想盡了辦法,卻會因過度貪涼飲冷招來許多疾病。這些受寒而致的疾病中以呼吸系統(感冒、咳嗽)、消化系統(腹痛、腹瀉)和運動系統(關節痛)疾病多見。從炎熱的室外進入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我們就容易感冒,有些人還會進而出現咳嗽,甚至會引起哮喘、肺炎等更嚴重的疾病。冷飲吃多了,或者冰箱里的飯菜不加熱就食用,非常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電扇、空調吹多了,尤其是對著一個部位時間過長,局部的關節、肌肉往往出現疼痛,像頸肩、膝關節都是好發部位。
夏季防寒可晨起吃姜
那么夏季如何防寒呢?有一些是“老生常談”但又不得不談的:比如空調的溫度不能太低;空調房內要穿長袖長褲、睡覺時要蓋好被子;少吃冷飲多喝溫白開水;冰箱里的飯菜要熱透后再食用……等等。另外,中醫還有一傳統的飲食保健方法,叫做“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吃姜”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夏季防寒。生姜是熱性的食物,有發汗散寒的作用,可以把多吹的空調、多吃的冷飲產生的“寒邪”排出體外。
什么時候吃生姜最好呢?答案是:早上!我們在晚上入睡的時候氣溫還很高,所以常常吹著空調、電扇入睡,甚至都不愿意蓋上一條薄被子;還有一些人喜歡露宿,到了夜里氣溫下降,難免受寒。那么早上起床以后少量地吃一點生姜,可以出點汗、祛祛寒。
吃姜也可促進排汗
早上出點汗更重要的目的還在于給一天的生活“熱熱身”。其實出汗是人體夏季應對暑熱的最主要的生理機能,出汗可以散熱降溫,可以排出代謝廢物。所以夏天有汗好,無汗才可怕。多數中暑熱生病的病例,并不是因為當時的氣溫有多高,而是患者的體溫調節出了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能正常出汗。比如吹了一夜的空調,凍著了,不出汗了,繼續在室內待著也許沒有問題,而一旦進入炎熱的室外,出汗的功能不能很快地恢復,體溫就會驟然升高,導致中暑。所以先吃點生姜,微微地出汗,這就恢復和促進了人體的排汗功能,我們這時候再出門,就相當于運動員在比賽前已經熱過身了,受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當然,我們只是乘著早涼少吃一點生姜就可以了,對于那些早上已經熱得出汗的人,就不必再吃生姜了,畢竟生姜性熱,夏季不宜多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