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新人口紅利驅動經濟 過剩產能將釋放勞動力

    2015-03-09 10:22:20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亞麥
    \

    近日資本市場環保股爆發,兩個交易日“Duang”上百億市值的增長,效果超過了央行降息的春節后第一個紅包。因為市場提前預期到央行降息,證監會趁機放出了24只新股發行。央行、環保部和證監會在兩會期間陸續登場。

    交通銀行研究中心預測2月份PPI同比漲幅擴大到-4.6%,CPI因為春節的因素同比漲幅為1%,比1月份CPI同比增幅0.8%略高。外界解讀央行降息是為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應對可能的通縮風險。此外,美聯儲退出QE還準備加息,美元升值帶來全球流動性收縮,降息降準的空間自主打開,但央行寬松的最大障礙是擔心引來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逃的系統性風險。

    2015年,新股發行注冊制將在新《證券法》通過后開始推行,新股大量發行,供求關系將發生改變。資本外流對沖了央行寬松效果,而過剩產能制約了投資。那么,羊年牛市能走多遠呢?

    環保股狂飆:資本為誰點贊?

    央行降息是普惠制,實體經濟尤其是出口企業和高負債的企業因為降息收益率回升,但是,放出貨幣也會流向過剩產能和污染企業,貨幣政策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環保部攜帶新《環保法》和證監會攜帶新《證券法》卻有助于解決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央行降息實際上在為新《環保法》和新股發行注冊制點贊。

    環保產業正在成為兩會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提案是加強環保執法,降低稅收,引入社會資本,做大環保產業。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存在誤區,強調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而現在實體經濟正在受到互聯網的沖擊,OTO正在推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融合。我們需要知道為哪些實體經濟服務?一噸鋼材的利潤相當于一瓶礦泉水,很多這樣的過剩產能和污染企業損失了大量資源、環境、資金和人力,而大量制造業面臨“用工荒”,不得不向西部轉移,甚至撤出了中國,轉移到了東南亞。我們無法忽視制造業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重要性,一邊高喊人口紅利消失,一邊過剩產能和污染企業占用大量人力,這就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我們的財稅資源、金融資源和資本市場需要繼續向這些過剩產能和污染企業服務嗎?

    解決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還得依靠資本市場,淘汰污染企業,兼并過剩產能。環保股的爆發也許是一個開始,投資者用腳投票對霧霾說不,支持環保產業和無煙工業,樹立良心投資的文化,建立有效的市場倒逼機制。

    阿里巴巴實現了馬云網上購物的夢想,而幫助他圓夢的是資本市場和風險投資。2015年注冊制將是影響羊年投資的最大事件。

    中國資本市場因為是有管制的,馬云獲得的是國外風險投資的支持,阿里巴巴最終選擇了美國上市;而注冊制推行后,更多的馬云可以得到本土風險投資的支持,在中國資本市場實現自己的夢想。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美麗中國也可以變成現實。

    牛市制造者:資管大爆炸

    牛市能否繼續,先要看看誰制造了這輪牛市。一種說法是政府制造了牛市,一種說法是杠桿牛市,把牛市歸結于融資融券和傘形信托,每到市場上漲的時候,監管機構不斷去檢查杠桿資金。

    實際上,兩種說法都不準確,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信托業盡管有13萬億元的規模,但證券投資方向的資產管理規模只有1.84萬億元,傘形信托規模在其中占比更小。券商融資融券僅僅只有1萬億元規模,而2014年6月滬深交易所流通市值20萬億元,如今,滬深交易所的流通市值已經達到33萬億元,流通市值增加13萬億元。融資融券和傘形信托等杠桿資金顯然不是牛市的主要推手。

    牛市最大的資金來源還是銀行。利率市場化,大量銀行存款搬家進入影子銀行,而央行降息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降,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和各種“寶產品”收益下降,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長放緩,資金開始不斷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

    資產管理爆炸式增長成為牛市最大的風口。2014年券商資產管理達到8萬億元,公募基金4.5萬億元,基金子公司和專戶資產管理規模有5.9萬億元,私募基金成長驚人,資產規模達到2.1萬億元,整個證券和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20.5萬億元。盡管大部分證券和基金資產管理業務都是通道業務,但這無疑形成了牛市的風口。保險業規模達到10萬億元,但保險資產管理規模增速接近100%,保險資金投入資本市場超萬億元。

    流動性驅動股市的行情并沒有結束,證券、基金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從曾經強大的產業資本手中獲得了定價權,數十萬億的資產管理規模源源不斷涌入直接投資和資本市場,資管大爆炸成為本輪牛市的制造者。尤其是存款保險制度實行后,銀行存款也不安全,最高只賠償50萬元,資本化的風口形成,存款不斷轉向理財產品進入股市和股權投資,獲取更高的風險收益。目前,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70%是房地產,而股票的配置比例相當低。

    經濟驅動力:釋放新人口紅利

    世界工廠和大工地,過去十年中國隨處可見,這也是中國經濟推動力的兩個來源:一是依靠出口,二是依靠投資,尤其是房地產基建投資?,F在,一切發生了改變,全球尤其是歐美需求不振,中國產能過剩,土地、資金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紅利消失,房地產泡沫和產能過剩的危機同時存在,企業和地方債務沉重,原有推動力消失,經濟增速下行,通縮來襲。經濟學家都把人口紅利消失看做是中國經濟下行的長期制約因素。

    實際上,中國盡管面臨老齡化但人口紅利并沒有消失,或者說以藍領工人為代表的人口紅利消失,而以大學生為代表的新人口紅利仍然大量存在。人口紅利的結構性反映的是中國經濟結構失衡,以藍領工人為代表的廉價勞動力是與出口導向的世界工廠和建筑工地相匹配的,這些產業面臨用工問題。以大學生為代表的人力資本是與知識密集型創新性產業相匹配的,這些新人口紅利還沒有釋放。另外,經濟轉型過程中,過剩產能和污染企業還將釋放出大量勞動力。

    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和世界大工地邁向世界創新和消費市場,服務業將取代制造業成為經濟新的驅動力量。從目前來看,大學生就業難仍然是社會問題,博士畢業收入不如建筑工地農民工的現象,使知識無用論沉渣泛起,這也標志著中國經濟轉型還沒有成功,新的人口紅利并沒有得到釋放。

    中國新人口紅利具有全球比較競爭優勢,急需資本的催化和政策制度的環境。過去,由于資本市場的準入管制,每年直接融資規模很小。如今,以注冊制為起點,主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將形成支持中國實體經濟創新的三輪驅動,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將卷起新的颶風,資本化浪潮將不斷創造新人口紅利和資本市場的有效結合,給新人口紅利的釋放帶來機會。

    未來將有上萬家公司上市,大多數高估值的公司股價面臨重估,資本市場將迎來一次結構調整,估值和成長是兩條主線,真正有成長前景的公司和估值便宜的行業龍頭公司將受到資金的青睞,投資完全取決于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投資者發現公司價值的眼光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