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高門檻、高收益的陽光私募基金一直被視作神秘力量的化身,這些基金的操盤手低調的棲身于產品背后,卻有著點股成金的本領。據相關數據顯示,雖然青島的陽光私募基金數量與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無法相提并論,但近幾年來也從幾家發展到約60家,其中三分之一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去年以來,五礦、贏隆、以太等旗下多只私募基金產品年化收益更是達到100%及以上。
“2015年投資機會不會少,結構性行情將成主基調。”青島贏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副總監吳汗青一句話定調今年A股行情。昨日,記者專訪陽光私募基金經理,普遍認為今年股市有利可圖。至于如何掘金,卻是招數不同、風格各異,屆時將會在新老產品中一拼高下。2015年,青島陽光私募大戰愈演愈烈。
青島陽光私募數量激增
私募基金是證券市場的 “衍生品”,中國證券市場的私募基金與中國股市如影相隨。退回10年前,私募基金在青島落地生根的數量屈指可數,規模更是不值一提。然而經過近幾年青島投資市場的快速成熟,青島的私募基金不僅多如牛毛,陽光私募基金也已經在股市上開始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記者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網站上看到,目前登記在冊的青島屬地的私募基金就多達50多家,加上公司注冊在外地、產品發行主要在青島地區的陽光私募基金,數量約在60家。其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到了大多數,另有近20家公司管理基金的主要類別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不過,這近20家公司目前有一多半沒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產品。“這兩年青島陽光私募基金的發展速度非???,數量增長、質量提高、規模擴容,總體來看競爭趨于激烈。”青島市大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這樣說。
“以太”半年收益111%
投資者最關心的恐怕還是青島陽光私募去年的戰績如何。記者從網上翻查看到,2014年年度收益率位于全國私募基金排行榜首位的是廣州創勢翔投資公司的產品——創勢翔1號,當年收益率高達300.08%,其2013年的收益也高達125.55%;排名第三的是赫赫有名的澤熙旗下產品,徐翔管理的澤熙3期去年收益率也達到了209.08%;而排名到第17位,收益率已經在100%以下。
雖然青島的私募產品不及排名前幾的成績,但表現也算搶眼。青島贏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共有7只私募基金產品,去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70%,其中一只專戶產品收益率更是達到了110%。另外,青島不少去年下半年發行的產品若換算成年化收益率,也相當可觀。五礦私募寶(獲多利1號)是五礦證券青島海爾路營業部發行的首只陽光私募基金,去年9月1日成立,截至目前6個多月的時間,收益率已經達到45.07%,如果換算成年化收益率則高達90%以上。青島以太量化基金2號是2014年8月8日成立的,近半年的收益率就達到了111.17%,以太量化基金4號是2014年9月25日成立的,成立以來收益率也有46.88%。
“去年下半年以來,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整體都有較大改善,比投資者自己做股票的收益更可觀。”島城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現在私募產品那叫一個火,1個億、2個億的規模都能被“秒殺”,瞬間售罄。尤其一些知名私募基金產品,沒有熟人關系根本搶不上。究竟這些私募基金為何會有如此高收益?背后操盤手又是何方高手?記者分別對“60后”、“70后”和“80后”的基金經理進行了專訪。
“60后”私募基金經理:國治 管理基金:五礦私募寶(獲多利1號)
【投資風格:長線價值投資】
一只股抱5年賺10倍
國治作為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心態與其“60后”的身份相一致。采訪一開始,國治就拋出自己長線價值投資的炒股宗旨。“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只有選定好股后長期持股才能將收益最大化,頻繁換股、頻繁操作很容易丟了好籌碼。”接著,國治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入市經歷。
上世紀90年代,身為鋼鐵貿易商的國治在實業中積攢了不少籌碼,而且期間因為倒騰鋼材,逐漸參與起大宗商品期現貨的交易。開始,國治交了不少學費,投了300萬的資金炒綠豆期貨,結果賠了140萬;投了100多萬進股市,結果虧了20多萬。用國治的話說,賬戶多出少進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01年前后。從2002年,國治的股票賬戶開始出現穩定的盈利。印象最深刻的一只股就是江西銅業。國治1994年做商品銅貿易的時候,銅價從1800多美元漲到3500美元,之后又從3500美元跌到1500美元左右。2003年,在判斷銅價已經見底,即將展開長期反彈后,國治在5元的價位買入江西銅業。該股在2006年進入主升浪,2007年10月,股價上摸78元。國治在該股股價超過50元價位后開始分批出貨,直到2008年全部清倉。這筆交易足足賺了10倍多。
從2003年到2008年,一只股堅定持有5年,這場投資戰役嚴格的考驗了一個投資者的投資耐心,而國治是這場戰役的勝利者。國治每只股平均持倉時間都在半年以上。“我喜歡長線布局,時間不夠則收益不足。”國治告訴記者,他曾在2012年以14元價位買入網宿科技,當時他也判斷該股會是漲10倍的牛股,結果卻耐不住寂寞,一年多后,在60元的價位賣出。而該股去年最高漲到141元。為此,國治懊悔不已。
長線選手剛剛發力
因此,目前五礦證券發行的五礦私募寶(獲多利1號)的成績絕不是國治的真實水平。該基金成立近半年多時間,以國治的選股、操盤風格,真實的收益水平遠未體現。
“現在A股正處于牛市階段,更適合長線持股。”國治坦言,去年9月成立的這只基金整體收益率并不算高,但勝在穩定。其中,國治精選的中國北車、東吳證券、青島金王、銀禧科技等幾只標的股的收益很可觀。據悉,基于穩定而不俗的業績,目前五礦證券青島海爾路營業部將考慮發新一期的私募產品。
說到選股思路,國治認為投資大方向上一定要符合中國經濟的階段性需求,所處行業或者產品一定是現在剛起步未來發展空間大的,如現在熱炒的互聯網就是很好的例子;個股則要研究基本面,從業績、主營業務、行業前景到財務數據,都要有支撐。“比如有的企業應收賬款逐年遞增,這樣的企業我就不太看好,這錢指不定是誰的,不牢靠。”國治這樣說。
[展望]
看好大勢和轉型企業
2015年,國治認為大趨勢上,大盤指數會向上攀升,同時個股機會也不少。最看好兩種轉型,一是傳統行業向新興行業轉型的企業;二是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的企業。另外,國治認為大宗商品類個股將迎來機遇,判斷依據是橡膠、有色金屬等商品價格已經下跌多年,即將進入反彈階段。不看好互聯網行業,目前估值過高。
“70后”私募經理:沈琦
【投資風格:短線價值投機】
持股一周獲利15%
2005年6月6日,隨著滬指跌破1000點整數關口,在市場一片悲觀情緒的情況下,搏差顧問團正式誕生。作為民間私募基金搏差顧問團的創始人沈琦,是青島私募的招牌式人物之一。其手里管理的資金從最初幾百萬元,逐漸增長到數千萬。今年,沈琦注冊了沈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他管理的私募基金即將從“民間”晉升到“陽光”里。
很多人熟悉沈琦這個名字是從世紀鼎利一役開始的。2010年世紀鼎利一戰讓向來低調的沈琦和他管理的搏差顧問團一夜間成為島城炒股圈內的名人,而此后化名“方展博”、“方新俠”兩次參加島城主流媒體炒股大賽,取得的佳績更使其聲名遠揚。據悉,當年世紀鼎利一戰,1000多萬元的利潤收入囊中。
沈琦選股精準,出手利落,善用短線投資策略。“我平均每只股持倉時間不超過2個月。”沈琦告訴記者,他喜歡伏擊黑馬股,所以關注面必須夠廣。沈琦絕大多數非操盤時間都花在研究個股基本面上,關注企業動向、資金動向,甚至上市企業董事長的動作,更留心政策動向、外盤變化……一旦風吹草動,便果斷選擇殺入還是離場。
去年以來,沈琦在這波行情中也獲益匪淺,精準伏擊了多只牛股,如中國北車、恒順電氣、中國船舶、生意寶、同花順、歌華有線、海信電器。去年12月,沈琦買入400萬股三安光電,一周獲利15%。
[展望]
大盤調整到位后將崛起
沈琦同樣看好2015年的A股行情。上半年,大盤以及大藍籌股的機會不大,調整仍是主基調。但在此期間,以文化為代表的概念股將有很好的表現。預計下半年,大盤以及藍籌股在調整到位后有繼續大幅向上的可能。“大趨勢上,指數震蕩走高是各國市場歷史發展的必然。”沈琦這樣表示。
“80后”基金經理:吳汗青
【投資風格:靈活多變的中長期投資】
提前布局券商龍頭
青島贏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島城老牌陽光私募基金,目前旗下有7只產品,從業近6年的“80后”吳汗青作為公司投資副總監,幾乎參與了全部產品的執行。近期,公司正在醞釀發行新產品,吳汗青將正式成為新產品的基金經理。
吳汗青對自己參與的這些產品的收益比較滿意。自2009年至2013年,這些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在30%至40%,這段時間大盤從3400點一路狂瀉到1800點,很多私募基金直接清盤,但贏隆卻能保持如此穩定的收益,實屬不易。2014年,7只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70%,也十分可觀。“去年抓了幾只券商龍頭,為全年收益做了挺大貢獻。”吳汗青說,去年年初他們團隊就看上了券商行業,6月份就買入長江證券、中信證券提前布局,直到2015年1月才陸續清倉。
“80后”吳汗青坦言自己不是傳統的價值投資者,他選股和操盤風格也相對靈活,喜歡新興行業,而處在轉型過程的低價股也是他喜歡的,一般持股時間一至兩年。
[展望]
結構性行情看改革
2015年在吳汗青看來是新興行業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年。整個股指大方向將震蕩向上,屬于慢牛行情。但投資者可以不用在意指數,抓住個股行情更重要。方向上,今年看好清潔能源,尤其轉型加低價的天然氣行業個股;國企改革則重點關注山東省內特別是青島本地的相關個股。
本版撰稿 記者 王婷
相關鏈接
公私募基金對比
公募基金由公募基金公司直接發行成立,面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募集資金,受到證監會的監管。陽光私募基金多數借助信托公司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發行,面向合格投資者私下募集資金,還有一些陽光私募基金通過有限合伙、券商資管以及基金專戶等通道發行。公募基金的投資門檻為1000元,面向社會大眾募集;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門檻為100萬元,面向高凈值客戶。
規模上,公募基金單只基金的資產規模通常為幾億至幾百億元,股票池通常有幾十至幾百只股票。而陽光私募基金單只基金的資產規模僅有幾千萬至幾億元。流動性上,公募基金每個交易日都可以進行贖回操作,資金通常為T+3個工作日到賬。而陽光私募基金只能在每月或每個季度的固定開放日進行贖回,資金在T+5至T+10個工作日到賬。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