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貼條險或為收集用戶數據 奇葩保險命途多舛

    2015-03-25 09:30:08
    來源:信網-城市信報
    責任編輯:亞麥

    近日,一份能將車主違法停車被交警貼條的風險納入到保障范疇的“貼條險”火了。根據產品介紹,車主花1元就能得到100元的保障,對于多次因亂停車被處罰的人來說,可謂是一種福音。但保監會近日發布風險提示,稱該險種承保的是違法行為,將介入調查。

    據了解,“貼條險”并非這兩年唯一一款被叫停的產品,曾賺取不少眼球的“世界杯遺憾險”“霧霾險”“搖號險”都曾因違反相關保險法條款而退出市場。此外,生活中依然有不少腦洞大開的責任險存在,如手機屏幕摔壞了,修理費用保險來報銷;家中寵物咬傷路人,經濟賠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等等。

    1 “貼條險”是噱頭營銷,或為收集用戶數據

    3月24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下載了推出“貼條險”的手機APP客戶端,并登錄注冊。根據頁面提示,記者點擊進入服務頁面,看到“車險測算”“理賠服務”“違章代辦”等服務類別,最后一欄則為“貼條險”,輸入車牌號、車主姓名、行駛區域等信息后,界面出現了關于“貼條險”的介紹:“用戶首次購買‘貼條險’僅需1元,自購買次日起一年內首個車輛貼條類型違章處理,在APP服務欄中進入‘違章代辦’服務并選擇在線支付,立減100元。每輛車僅限一份,使用后即失效,此后用戶可再次購買。”

    目前,貼條險已經無法購買,僅剩一張聲明提示,“貼條險應有關部門要求已經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在關于“貼條險”介紹中,注意事項提示,貼條險并非保險產品,而該手機APP作為銷售平臺更不屬于任何保險公司,想購買的市民請參看《風險提示》。點擊進入,記者發現,這正是保監會關于防范“貼條險”風險的提示鏈接。

    針對“貼條險”的種種爭議,中國保監會在《關于防范“貼條險”風險的提示》中明確表示,該銷售平臺不隸屬于任何保險公司。“貼條險”針對違法行為提供賠償,既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也不符合保險原理,有關機構和人員涉嫌非法經營保險業務,請廣大消費者注意防范風險,保監會將對相關情況作進一步調查。

    那么,1元賠100元的“貼條險”真是賠本賺吆喝嗎?

    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粗略測算一下,在青島市機動車數量急劇增長而停車位嚴重不匹配的今天 ,市民開車一年內被貼條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如果市民都以1元投保,商家賠付金額遠超過保費,收不抵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從事這種賠本的買賣。該工作人員認為,這種行為應是商家初期推廣軟件的炒作噱頭,是其營銷的一種手段。

    在另一位保險業人士看來,軟件商醉翁之意在于用戶數據,通過“貼條險”這類產品,掌握市民和車輛的數據,再去挖掘數據增值的部分,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

    2 那些跟“貼條險”同等命運的保險

    據了解,“貼條險”并非這兩年唯一一款被叫停的產品,曾賺取不少眼球的“世界杯遺憾險”“霧霾險”“搖號險”都曾因違反相關保險法條款而退出市場。

    世界杯遺憾險

    2014年6月份,世界杯期間,安誠財險推出了“世界杯遺憾險”,該險受到業界關于是否涉嫌“博彩”的質疑,該產品保費8元,保險期間15天 ,根據安誠財險的《世界杯遺憾險(A款)保險條款》,該產品保險責任主要由意外身故、意外殘疾組成,同時附加了遺憾險給付責任,即保單指定參賽球隊在小組賽階段被淘汰,保險金額以“集分寶”的方式給付。2014年8月份,保監會一則監管函,叫停該保險,要求不得開發銷售博彩性質產品。

    霧霾險

    2014年3月份,中國平安保險和中國人保財險都先后推出“霧霾險”,將風險賠付與空氣污染指數掛鉤,將對霧霾天氣以及因霧霾致病住院給予理賠。隨后不久,保監會以“擅自更改保險條款,已觸犯《保險法》的有關規定”為依據叫停,并對人保財險處以50萬元的罰款。

    搖號險

    事實上,在霧霾險被監管層叫停之前,另一款保險產品搖號險亦被叫停。最低10元可投保,被保險人為北京小客車“搖號”一族,中簽者獲保費1000倍的賠付,未中簽也可獲得保費50%的代金券返還,可用于購買下期“搖號險”。

    3 有些腦洞大開的責任險依然存在

    有些“奇葩”保險被叫停,但生活中還有不少腦洞大開的責任險存在,如手機屏幕摔壞了,修理費用保險來報銷;家中寵物咬傷路人 ,經濟賠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等等。業內表示,個性化保險產品的開發,讓生活中更多意外風險有了保障,但市民需要注意其中的風險,選擇正規保險公司,厘清理賠條款才是負責任投保。

    寵物險

    如今許多市民都家養寵物,寵物難免會惹事或生病,這往往需要破費。兩家大型財產險公司高調涉水寵物責任保險和寵物健康醫療保險,前者是對寵物造成的第三者傷害予以賠償,保費幾十元不等,均以附加險形式存在。而后者則是賠付寵物生病后的醫療費用,險種費用從數百元到千余元不等。

    有市民認為,寵物責任險可以賠付傷者的醫療費用;寵物惹事后雙方鬧上法庭,保險也能報銷一部分相關的訴訟費用。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保險一般只針對有合法準養證的寵物,像藏獒、阿富汗獵犬等大型或烈性犬都被排除在外。此外,家庭成員或其他寵物受到的傷害,保險公司也是不管的。

    熊孩子險

    “熊孩子”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流行熱詞,而“熊孩子”帶來的各種禍端,家長不僅要道歉,還要承擔賠償責任。與很多個性化保險一樣,“熊孩子險”名字非主流,它真正名稱為“監護人責任險”。根據某款監護人責任險條款介紹,只要是家庭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傷亡或財產損失,家長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埋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責任險產品與寵物責任險相似,自家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不在承保范圍內。在申請理賠環節,被保險人應該提交保險單正本、索賠申請、損失清單、事故原因證明或裁決書、判決書、二級以上(含二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證明等,賠付起來比較麻煩。而且“熊孩子險”中并未規定賠付次數,但大多數都有“起步限額”。

    一桿進洞險

    雖然高爾夫一桿進洞的幾率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在一些高爾夫交流會上,一旦有球手一桿進洞,球手必須掏腰包給參賽者購買紀念品或辦宴會。此外,一些賽事的主辦方為鼓勵選手,設立可獲得不菲獎品的“一桿進洞獎”。而這些支出,都可轉嫁給保險公司。從某國字號保險公司推售的“一桿進洞險”來看,一年保費600元,累計賠償金額限為人民幣4萬元。

    考慮到該保險的潛在問題,保險公司要考慮參賽選手的誠信度以及賽事主辦方監管比賽的規范性等問題。出險后,球手要出具一桿進洞證明書、記分卡以及至少一名同組嘉賓和兩名球童證明,必要時需提供相關費用支出單據。據了解,保險公司也會擔心出現參賽選手加桿、重賽等主觀行為導致的一桿進洞,不排除會派風勘人員在現場監督賽程。

    雇員忠誠險

    出納卷款潛逃、會計做假賬套取公司巨額資金……為防止此類事件重現,“雇員忠誠險”橫空出世。實際上,它只是責任險下屬的一個險種。根據某財險公司一款產品介紹,該險是以投保企業的員工在受雇期間,因欺騙或貪污、挪用款項、偽造賬目等不忠行為導致經濟損失為保障內容。根據行業的不同,其保額大不相同。

    從本質上來講,該險實為信用擔保保險,可以彌補員工“不忠”帶來的損失。但從幾大公司推售的產品來看,相應的保險責任范圍比較籠統。如上述公司的保險責任僅有一條,即“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本保險合同所載雇員在從事指定職位或崗位工作中的欺騙或不誠實行為而遭受的現金或資產損失,保險人按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在保險單載明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與之相對應的是,免賠情形部分則多達15條,包括雇員工作過失、投保公司的損失是在追溯期后才發現等都在內。而對于常見的“員工跳槽”是否屬于保障范圍,目前還存在爭議。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相關鏈接 互聯網保險四年增26倍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保險行業迎來了互聯網業務的爆發式放量。記者23日從相關渠道掌握的一組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4年,互聯網渠道保費規模提升了26倍。其中,2014年互聯網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58.9億元,同比增長195%,遠高于同期全國電子商務交易增速,著實令人矚目。

    光鮮的數據下,難掩互聯網保險市場明顯的初級階段特征。這主要體現在:產品種類呈現單一化特征、線上與線下的資源整合能力不足等。不過,可預見的是,隨著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頂層設計的出臺,以及行業綱領性文件的亮相,整個互聯網保險市場的發展方向將會日漸清晰。

    規模放量的同時,經營主體亦不斷擴容。截至2014年末,全行業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達到85家,其中2014年新增26家。經營模式亦逐步確立,多數保險公司采用了“官網+第三方合作”雙管齊下的商業模式,此外大型保險集團公司還成立了獨立的電子商務公司,布局互聯網專業化經營。有意思的是,產、壽險行業在互聯網渠道模式上的差異極為明顯。從參與主體來看,人保、平安倆巨頭在互聯網產險市場兩家獨大;互聯網壽險市場則成了中小險企的“藍海”,中小公司占據互聯網壽險保費排名前10名中的9個席位,占據82%的市場份額。

    在規??焖俜帕康耐瑫r,業內人士也留意到互聯網保險市場背后的粗放式特征。記者拿到的一份行業內部分析報告顯示,當前國內互聯網保險市場大致存在以下四大問題。一是目前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同質化較嚴重,產品場景化的開發深度不足,產品創新亟待突破瓶頸;二是多數公司只是將服務流程電子化、網絡化,而從客戶需求和便利角度實現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方面仍亟需加強;三是傳統風險在互聯網環境下被放大;四是信息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