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跌卻不跌,A股市場的瘋狂走勢再度超出市場預期。雖然前天晚間,證監會一口氣核準了30家公司的IPO批文,當晚各種大數據、業內分析師指出,IPO發布次日滬指下跌概率達到70%。然而,昨日滬指低開高走,再創7年新高,深市創業板指也再創歷史新高。面對A股高歌猛進,業內人士預言的回調遲遲未能實現。接下來的行情究竟會怎樣發展已讓業內產生分歧,多數觀點堅持認為目前仍是牛市進行時,即使過程有曲折前景依然可以期待。不過,眼下短期風險正在聚集,無論投資者已經賺了多少,都不要忽視“風險”二字。
[盤面]
兩市再有超百股漲停
昨日在30家公司獲IPO批文的重磅利空影響下,滬深兩市股指低開,滬指低開震蕩上行,盤中一度失守3800點,最低下探至3792點,午后震蕩回升,再創7年新高,深成指低開后窄幅震蕩,創業板低開震蕩走高,站上2500點關口,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滬指報3863.93點,漲38.15點,漲幅1%成交6356.51億,深成指報13494.64點,漲68.54點,漲幅0.51%成交6240.34億,創業板報2510.16點,漲34.84點,漲幅1.41%成交1254.5億。
從盤面上看,西藏板塊、京津冀、軍工、鋼鐵、券商、地熱、水泥建材等板塊漲幅居前,國產軟件、石油行業、互聯網、工程建設、智能家居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超百股漲停,創業板有萬邦達等43股漲停,滬指本周漲4.68%。
[后市]
節后仍有上行空間
齊魯證券香港中路營業部投顧李艷分析說,昨日盤面呈現一大特點,西藏板塊和鋼鐵板塊出現了較大漲幅,但并未找出支持這兩個板塊上漲的明顯利好,唯一可以解釋的邏輯就是補漲,也說明目前市場對于熱門板塊已經比較畏高,轉向炒作冷門板塊。說明行情雖然火爆進行中,但資金已經不認可熱門板塊股現有的價位。另外,除了上證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創了新高,煤炭指數、有色指數也創了新高,顯示二線藍籌全面爆發。昨日大盤收出一根帶量長陽,也預示著后市仍有向上空間。
東北證券青島營業部投顧陳建林也認為,股指如期上行,預計節后兩市仍有上行空間。市場目前板塊輪動速度較快,個股走勢也有差異,建議投資者把握好持有標的差價的交易機會,切勿盲目調倉換股。
國信證券香港中路營業部投顧王清陽表示,目前對后市的看法不應悲觀。原因包括:一是增量資金推動股市上漲的邏輯未變,這將對沖股市遇到利好兌現或者負面事件的調整空間;二是銀行等權重板塊雖然未能提供有效的上攻動能,卻能在調整中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風險]
大漲后適當兌現盈利
不過,大環境維持積極判斷,不等于個股不會調整。參考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經驗,牛市之中的調整往往具有突襲式、快速挖坑的特征。申萬宏源證券山東路營業部投顧總監孫振表示,市場的賺錢效應持續發酵,看著不斷攀升的指數,聽著新三板的暴漲傳說,“風險”兩個字已被賺錢效應擠出了視野之外,這就是當前的市場。但風險真的遠離了嗎?一個20年投資經驗的老股民,與入市2個月的新股民,最大的區別是對風險的體驗。對初涉股市的投資者來說,賺錢與虧損是必然會經歷的,在沒有最終離開這個市場之前,目前賺了多少并沒有多大的意義。對老股民來說,會看到漲的背后是跌,會預見到市場隱藏的風險,會更快找到規避風險的出口。這些經驗不是在賺錢中學來的,而更多是在屢次虧損中總結出來的。雖說牛市不言頂,但賺了錢的投資者不會善意留守高地,只是想在更高的價格拋給后來的接手者。股市投資不是做慈善,當市場充滿賺錢聲的時候,必須小心一點。目前重要的不是還能賺多少,而是要考慮如何保持勝利果實,應適當兌現盈利。
[操作]
尋找滯漲低估值個股
操作上,李艷表示,兩大看似比較矛盾的特征共同造就的后期可能走勢就是在不斷震蕩調整中向上,以目前的盤面深度回調恐怕不會有,寬幅震蕩仍是市場主要走法,建議投資者規避漲幅過大過熱的個股,尋求冷門股、低價股或許是不錯的擇股途徑。
陳建林指出投資者接下來可以關注的熱點板塊有4類:1、西藏加入絲綢之路通關一體化改革這一舉措帶動西藏板塊整體上漲5.7%,后期仍可關注;2、結合周末消息面,建議繼續關注銀行、地產、券商、保險等金融權重股;3、目前AH股溢價率較高,且流入港股資金量較大,投資者可積極關注相應股票;4、延續一直以來推薦關注具有業績支撐、滯漲、低估值小盤股的觀點不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