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部分中小盤股估值太高有風險 市場或適度回調

    2015-04-09 09:29:20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亞麥
    \

    對于A股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利好。各路資金正通過公募、私募、券商資管各種渠道急速注入A股。僅以公募基金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今年以來新發產品首募額就達到2156億元,其中,主投A股市場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計首募額為2029億元,占比高達94%。

    記者采訪發現,部分新基金成立至今,倉位不足三成,基金經理們逢低買入的意愿高于追漲成長股。在他們眼里,資金急速涌入正在快速放大市場泡沫,短期存在系統性調整的風險,新基金不妨放緩建倉步伐,盡可能尋找最佳“買點”。

    打新基金備戰發行潮

    新一輪新股發行即將啟動,打新基金也提前公告恢復申購及限制大額申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國泰濃益、中歐成長優選、鵬華品牌傳承、鵬華行業成長、上投摩根紅利回報等多只打新基金陸續“開門迎客”。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國泰旗下國泰濃益、國泰民益等4只基金同時放開申購。根據國泰基金發布的公告,國泰民益靈活混合、國泰濃益于3月31日起恢復申購,限制大額申購,日累計金額控制在10萬元以下。

    梳理今年以來表現較好的打新基金,長城久鑫保本混合、寶盈祥瑞養老混合、工銀瑞信新財富靈活在今年前幾輪新股發行中獲配新股均在20只以上,在打新基金中居于前列,上述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也都超過10%。除此之外,國聯安新精選、國泰結構轉型今年以來收益也超過10%,長城久利保本更是達到18%以上。

    “錢潮”洶涌而來

    場外資金的入市意愿到底有多強烈?一個最新的段子或能讓我們從側面體會到入市意愿的熱烈:一日數十億資金涌入的發行速度,已經讓部分基金公司心生警惕,以至于某基金公司在新基金發售僅一天,就召開緊急電話會議,擔心該基金當日發行超百億,并不斷向渠道傳話,請控制發行規模,要克制、要控制……

    上周記者在一家基金公司采訪時,有員工神秘地表示,隔壁會議室里,有一位地產大佬攜巨資來尋求合作。“他們指定投資A股,而且只走基金公司的專戶渠道。”該員工悄悄地說,“據說,如果合作成功的話,他們愿意投入多達50個億的資金,這幾乎等于把地產公司的現金都轉過來了。”

    但踴躍入市的,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轉移而來的巨資,還有大量從實體經濟中擠出的流動資金。一位從事外貿行業的人士向記者抱怨,最近的一單國際貿易業務,因為國內廠家未能按時交付貨物而導致自己對外商被動違約。“原以為,廠家是因為資金緊張才不能按時交貨,但到了現場調查才知道,老板的‘少公子’認為,A股市場賺錢更快,就將原本用于購買原材料的流動資金全部投入炒股,工廠干脆就停工了。”該人士頗有些震驚地向記者說,“為了炒股,寧愿支付違約金,也不愿意開工生產,這在我的從業生涯中還第一次遇到!”

    對于此波“錢潮”的洶涌,在證券市場從業近20年的某私募投資經理老張也大呼“看不懂”。就在一周前,他手中一個產品打開封閉,接受投資者申購,結果短短幾日,就有十多億資金涌入。“從資金面上,可以感受到這波牛市的熱度不同以往,我們不能簡單地用以往牛市的走勢來套用這一波牛市的操作。”老張說,“這也說明,在當前的經濟狀況下,多數行業的投資回報率比較糟糕,除了A股市場,投資者們很難找到合理且滿意的回報。”

    尋找最佳“買點”

    作為“管錢”的行業,資金的洶涌流入自然令基金經理們歡欣鼓舞。但面對滬指已攀至3800點高位、創業板近乎雞犬升天的局面,如何建倉才能在規避風險的同時,為客戶實現最佳回報,又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新難題。

    某新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雖然資金入市的步伐在加快,但一季度A股市場過快的漲幅,也在急速放大市場的風險。業內普遍預計,短期內A股有可能會遭遇一次強有力的調整,在此背景下,新基金應當拉長建倉時間,在市場回調的時候建倉,才有可能獲取滿意的回報。“從近期政策面來看,監管層也有為股市降溫的意思,所以我覺得新基金建倉急不得。”該基金經理說。

    博道投資股票投資總監史偉則指出,從短期角度分析,漲幅過快、估值太高的部分中小盤股已經有一定的風險,整體上行的壓力較大。他強調,本輪牛市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杠桿力度較大,因此市場調整時候的方式也會較以往更為激烈。他表示,自己管理的產品近期也獲得了巨資申購,這部分資金不會急于建倉,而會根據市場變化來逐步配置。

    事實上,除了建倉速度的快慢外,讓基金經理們撓頭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前時點,究竟是該等待創業板回調買入成長股,還是轉而重配滯漲的藍籌股?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認為,從市場風格切換的角度分析,去年四季度藍籌股領跑,今年一季度創業板走強,接下來有可能是在市場適度回調之后,藍籌股和成長股共舞的格局。他表示,從配置安全的角度,新基金不妨先配置一部分倉位在滯漲的藍籌股中,以規避市場突然調整的風險,而在創業板充分回調,“泡沫”部分消除后,適度增加對成長股的配置,以充分享受本輪牛市的成果。

    史偉則表示,從階段性投資角度,目前看好偏周期的股票。他指出,政府在穩增長方面的力度不斷加強,而在經濟下降周期中,許多傳統行業不斷達到了供求平衡點,景氣最差的時候正在過去,而周期性行業一旦經過拐點,業績和股價的彈性就會變大,會提供階段性的投資機會。

    但史偉也強調,新興產業和互聯網+是中國未來的方向,也是A股的主戰場,是不能摒棄的投資主線,其中的龍頭股更是具有持續的投資價值,因此這類個股仍會是新基金建倉的主力。“總體而言,適度均衡配置更適合當下的市場。”

    信心不斷增強

    在歷經一季度A股的火爆之后,基金經理們對此輪牛市的信心不斷增強。

    德邦基金表示,繼政策層面認可A股市場近期表現后,資金再度出現持續入市的情形。同時,在股指持續上漲過程中,不論打新投資策略、成長投資策略和價值投資策略等,其投資回報率顯著回升,展現出巨大的吸金效應。市場目前的表現正如之前的判斷,預計稍作休整之后展開更為強勁的主升浪。技術上,上證指數已經走出大牛市的第三浪,更加波瀾壯闊的行情即將宏偉展開。

    富國基金指出,盡管PMI數據恐難樂觀,下行風險不可忽視,通縮陰影仍在,但這反而增強了市場的寬松預期。此外,新一輪IPO影響已被市場充分預期,在管理層沒有更多表態之前,火爆的行情有望繼續延續。盤面上,各板塊幾乎都有催化劑不斷激活,持股待漲便有不錯的收益。富國基金還表示,此輪新股發行或許對資金面有一定影響,但前幾輪的經驗表明,資金解凍后可能重新入市再次展開一波行情。

    海富通基金則認為,總體來看,目前整個市場處于非常理想的環境中,后續持續看好。在具體操作上,海富通基金仍看好互聯網相關產業、工業4.0、軍工、信息安全等板塊。海富通基金建議投資者在認真挑選個股的同時防范風險,降低自己的投資預期收益率。尤其是在二季度,要把防范風險放到重要位置。

    鏈接

    IPO巧借基金分享“打新”紅包

    清明節前,證監會核準了3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30家企業擬IPO,超過了創業板創立時28只新股同時發行的數量,堪稱史上最“多”IPO。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證監會共為98家企業發放了新股發行批文,其中1月初20家,1月底24家,3月初24家,4月初30家。對比去年全年,A股市場共有94家企業首發上市,融資471億元。而今年前4個月拿到批文的企業就近百家,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量,而且放行的家數明顯呈逐月增長的趨勢。針對這種趨勢,市場人士認為,隨著股市行情持續走強,投資者入市意愿增強,監管層正在適應市場變化謹慎提速IPO,讓不斷涌入股市的資金通過融資進入實體經濟??梢灶A期,如果市場行情沒有大的變化,IPO提速的做法將繼續。如果注冊制“落地”,新股發行量將會更大。

    新股來襲,也給投資者帶來了賺錢的機遇。據統計,2014年,A股市場全年共有125只新股發行,首日平均漲幅超過40%,上市以來平均漲幅超過150%。今年以來,新股申購的收益率在牛市背景下更是水漲船高。

    不過也有股民抱怨,新股申購跟中彩票差不多。自打2014年年初IPO重啟以來,老股民周先生打新幾乎每期不落,只有一次中簽。但他還是幸運者,有的好多年都不曾中一次。相關數據統計,2015年2月份新股發行平均中簽率是0.8%,3月份是0.7%。業內人士預測,4月份的中簽率可能只在0.6%左右。據南京市北京東路一家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介紹,新股發行時,很多股民甚至會借錢一搏,湊足資金打新股,不過中簽率太低了,散戶很少能有中簽的。

    分析

    聯手基金經理打新更靠譜

    “與其拼人品,不如買打新基金。”部分投資者在屢次參與新股申購中簽無望之后,轉而把目光投向了打新基金,借用打新基金來間接參與打新。基金公司則看到了這種需求,加大了打新基金的發行力度。部分基金公司不僅新設立專門的打新基金,還將一部分老基金轉型打新。如東方紅中國優勢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資金規模超50億元,募集時間僅3天;鵬華基金發行的兩只“弘”系列靈活配置混合基金-鵬華弘盛和鵬華弘利,累計募集金額超70億元,雙雙提前結束募集;鵬華弘澤混合基金和鵬華弘潤混合基金于4月7日起同時發行,并同樣瞄準打新。

    對于打新基金的選擇策略,上述證券公司分析師認為,投資者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打新基金規模不要太大,一般在5億~10億最為合適。資金過大過小都會影響打新對基金凈值的貢獻度;查看打新基金的以往業績,看看過去半年的業績增長;可以首選混合型基金,原因是混合型基金的倉位控制比較靈活,從證監會基金分類來看 ,一般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15%資產打新;保本型基金打新的倉位最高可以到40%;靈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至多可以有90%的資金來打新股,在市場方向發生變化時,可以投資其他領域。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